[太阳]基辛格竟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俄乌冲突从2022年开始,英国就跟

韫晓生 2025-11-08 15:10:13

[太阳]基辛格竟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俄乌冲突从2022年开始,英国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冲在前面。时任首相约翰逊冲突爆发才48小时就坐飞机扎进基辅,镜头前拍胸脯喊“跟乌克兰站到最后”。那股狂热劲比参战双方还投入,仿佛这场远在东欧的战争是其重振威风的最后机会。   (信息来源:中青在线——俄乌冲突三周年,欧洲能源危机何去何从)   彼时的英国看来,这场远在东欧的战争是让“日不落帝国”找回往日风光的好机会,也是让自己在西方阵营里,稳稳当住“美国铁哥们”的关键抓手。   那以后,英国就一个劲儿给乌克兰送援助,先进武器、军事训练、大笔资金啥都给,截止到到2025 年,对乌援助总额都快到 250 亿英镑。   要知道,英国也就是个中等体量的国家,这么大一笔钱,扛起来可真不轻松。   经济底子上,英国的处境其实比俄罗斯和美国差远了。作为中等经济体,英国脱欧留下的麻烦还没彻底解决,经济增长一直没劲,去年GDP增长率才0.6%,比欧盟平均水平低一大截。   更头疼的是公共债务占 GDP 的比例都超过 100% 了,财政赤字一年比一年大。这种经济状况下还一个劲儿给乌克兰送援助,简直是雪上加霜,本就紧张的财政更是被逼进了恶性循环。   反观俄罗斯,虽然被西方一轮又一轮制裁,但凭着强大的能源出口和厚实的军工基础,硬是扛住了压力。   2024 年,俄罗斯靠给中印等亚洲国家出口能源,就赚了超过 1000 亿美元,足够支撑军费开支,GDP 甚至还实现了 3.6% 的正增长。   美国就更舒服了,靠着全球霸权的好处坐收渔利。俄乌一打起来,美国军工企业的收入蹭蹭涨,能源出口也多了不少,花最小的代价就能达到遏制俄罗斯的目的。   资源能不能自给自足,这差距也让两边的日子差得更远。   俄罗斯是出了名的资源大国,能源、矿产这些关键战略资源,自己基本都能搞定。就算被西方制裁,只要把亚洲市场拓展开,就能稳稳拿到收益。   可英国能源大多得靠进口,俄乌冲突把全球油气价格抬得老高,英国进口能源的成本一下涨了不少,国内通胀跟着飙升,老百姓的日子直接受影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更关键的是,英国脱欧后,没了欧盟这个“大靠山”,没法像德国、法国这些欧盟国家那样,靠集体机制分摊援助压力,所有援助成本都得自己扛。   算下来,英国援助占 GDP 的比例,甚至比美国还高,这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援助,肯定没法长久。   英国那股 “冲劲” 根本没足够的实力撑着。在美国眼里,俄乌冲突就是自己当“领头”的好机会,还能从中赚经济好处,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太多。   英国更像个“跟跑的”,为了顺着美国的战略需求,不管成本地给乌克兰送援助,却没拿到相应的战略好处,反而把自己拖进了消耗战的泥坑。   这种 “吃力不讨好” 的投入,时间一长,国内肯定会有反对声音。   民调显示,一半多英国人都觉得对乌援助给多了,呼吁政府先把国内经济困境和民生问题解决好。有了这种民意压力,英国政府的援乌政策,想继续也难。   接下来,英国大概率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和政治情况,调整对乌援助的规模和方式,从之前的 “激进领跑” 慢慢转向 “理性克制”。   现在,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基辛格的预判正一点点变成现实。英国面临的经济困境、社会矛盾,还有政策上的调整,都说明过度卷进国际冲突,风险真不小。   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德国过去长期依赖俄廉价天然气,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老百姓过日子,都离不了这股“气”。冲突一爆发,天然气供应说断就断,德国的能源供应瞬间绷紧弦。   为了补缺口,德国只能高价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可这些进口的气不仅价格波动大,供应还不稳定,直接把德国工业逼到了墙角。   更闹心的是,德国对乌援助也没少花,到 2024 年底援助总额超过 700 亿欧元,一边是工业下滑,一边是持续“撒钱”,财政压力一点不比英国小。   波兰的处境更像是 “硬撑”。作为对乌援助最积极的东欧国家之一,波兰不仅给武器、给资金,还接收了数百万乌克兰难民。   可波兰自身经济本就不算扎实,能源又高度依赖进口,老百姓连取暖费都快交不起了,街头抗议此起彼伏,政府一边要稳住民心,一边还得应付对乌援助的压力,简直是腹背受敌。   在复杂的国际博弈里,盲目跟着别人走、不计代价地投入,最后只会坑了自己。只有立足自身实力,守住利益底线,才能在动荡的国际格局里,稳住阵脚好好发展。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