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沉默的荣耀》演活吴石,台湾观众好评刷屏 2025年9月30日,恰逢烈士

吉祥又如意 2025-11-08 13:28:19

于和伟《沉默的荣耀》演活吴石,台湾观众好评刷屏 2025年9月30日,恰逢烈士纪念日,谍战纪实传奇大剧《沉默的荣耀》在CCTV-8、爱奇艺及咪咕视频同步开播,10月13日登陆北京卫视,10月18日正式收官。这部基于吴石、朱枫等台湾隐蔽战线四烈士真实事迹改编的剧集,不仅在大陆引发追剧热潮,更通过网络平台及相关渠道走进台湾观众视野,上线三天岛内播放量突破千万,YouTube点击量超三千万,成为2025年秋季跨海峡的现象级作品,主演于和伟饰演的吴石一角,更凭借直击人心的演绎收获台湾各界广泛赞誉。 于和伟1971年生于辽宁抚顺,2025年54岁,身高179cm,面容刚毅且极具辨识度,是中国内地公认的戏骨级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他,自1999年涉足演艺圈以来,三十余年深耕表演领域,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历史的天空》中的“万古碑”、《三国》中兼具仁厚与谋略的“刘备”、《人民的名义》里深藏不露的“高育良”、《觉醒年代》中狂放不羁的“陈独秀”等,凭借扎实的功底多次斩获白玉兰奖、飞天奖等重要奖项,成为“优质剧集代名词”。此次在《沉默的荣耀》中挑战地下党吴石这一角色,是他继《悬崖之上》后,再次以红色题材角色实现演技突破。 为精准还原吴石这一历史人物,于和伟秉持“寻找他、靠近他、成为他、替代他”的创作理念,在前期准备与表演细节上花足了功夫。他闭关数月研读吴石的遗书、审讯记录等史料,深刻体悟到“我之选择,非为党派,实为苍生”的理想主义内核,将“盼战争结束、护百姓安宁”作为角色行动的核心逻辑。外形上,他刻意收敛自身锋芒,以沉稳的步态、内敛的神情贴合潜伏将领的身份;表演中,他奉行“用99%的有意识换取1%的下意识”的原则,将情感藏于肌理之下,仅通过微表情传递张力。得知下线牺牲时,他端杯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白,喉结无声滚动后缓缓饮水,用克制诠释“心如刀绞却不能外露”的隐忍;被捕后面对伪造证据,他缓缓抬眼、嘴角勾起淡淡嘲讽,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得平淡却字字千钧;临刑前整理衣领的从容,望向南方解放区的眷恋眼神,让英雄形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人性的温度。拍摄期间,于和伟还专程前往吴石墓前祭拜,轻声告慰“你的名字有人知晓”,这份敬畏之心更让角色塑造有了灵魂。 剧集在台湾引发的热潮完全源于观众自发传播,相关话题在台湾社交媒体阅读量破亿,完播率高达85%,家庭观影占比七成,夜间重播率位居同期剧集榜首。台湾青年观众在看完剧集后留言:“当年前辈们的贡献不能忘记,两岸青年应该携手合作展望未来”,更有不少观众主动查阅吴石等烈士的历史资料,加深对那段隐蔽战线历史的认知。 台湾媒体也对这一文化现象密集报道,《联合报》突出强调该剧“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纪实特质,中时新闻网评价其“以实名人物播出,影响更为深远”。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黄智贤在2025年10月底的节目中直言:“于和伟没有把吴石演成符号化的英雄,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家国情怀、有儿女情长的普通人,他的表演细腻到一个眼神就能让人共情,这才是对历史人物最好的致敬。” 台湾文化学者李戡于2025年11月初在社交平台发文:“《沉默的荣耀》让两岸观众跨越时空读懂了‘家国’二字,于和伟演活了吴石的坚定与隐忍,这种对信仰的诠释,不分海峡两岸都能引发共鸣。” 普通台湾网友的热议更显真情实感:“看吴石临刑前的戏份哭到喘不过气,于和伟的演技太有穿透力”“原来历史上真有这样的英雄,于和伟让烈士的精神活了过来”“第一次这么认真看大陆主旋律剧,被于和伟的表演圈粉,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优质剧”。剧中“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等台词,更被台湾网友广泛引用,成为传递信仰力量的热门话语。有台湾网友在评论区晒出自己查阅的吴石烈士史料,与大陆网友交流感悟,让两岸观众的情感共鸣更显真切。 于和伟用极致的专业态度,让吴石这一英雄形象跳出文字记载,既还原了历史的厚重,又兼具人性的温度。《沉默的荣耀》在台湾的热播与好评,不仅印证了优质影视作品的跨地域感染力,更让革命先烈的精神通过屏幕传递到两岸观众心中,为两岸民众搭建起情感共鸣的桥梁。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上观新闻、台湾《联合报》、极目新闻、黄智贤节目访谈记录 网络截图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