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

红雯看国际 2025-11-07 19:51:24

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特朗普的贸易策略本质上是赤裸裸的利益攫取。他上台后就把“美国优先”当成口头禅,但落实下来就是通过关税壁垒和谈判施压,从传统盟友身上榨取经济让步。这种做法不是简单的保护主义,而是精准瞄准各国依赖美国的痛点。欧盟作为老牌经济体,表面上27国抱团,实际在安全和能源上高度依赖美国。特朗普抓住北约防务这个命门,直接威胁退出联盟,逼迫成员国提高国防支出。德国等国被迫追加数百亿欧元军费,大量采购F-35战机,这笔钱直接流向美国军工企业。同时,他推动欧盟放弃俄罗斯廉价天然气,转向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结果,美国对欧LNG出口量暴增120%,加上钢铝关税的额外收入,总额轻松超过6500亿美元。

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伙伴,被美日安保条约绑得死死的。特朗普张口就提汽车关税上调到25%,日本政府只能低头开放农产品市场。美国牛肉和大米迅速抢占本土份额,每年顺差增加800多亿美元。更狠的是,他逼日本限制对韩半导体材料出口,表面帮美国打压对手,实际让美国企业吞下日韩让出的市场空间。日本工厂生产线调整,技术外流,这5500亿美元的收割额里,大部分来自这些被迫的市场开放和投资承诺。韩国处境更尴尬,驻韩美军保护费从每年9亿美元飙升到50亿美元,三星和LG等巨头不得不转让电池技术,分享核心利润。3500亿美元的总额,主要就是这些防务追加和技术捐献。特朗普的套路在于多线联动,他用从中东赚来的石油美元补贴能源出口,压低欧洲气价;同时搅动日韩关系,让两国互相牵制,无法联合反击。

英国脱欧后成了孤家寡人,急需新贸易伙伴。特朗普抓住机会,在自贸协定谈判中逼英国放弃华为5G设备,转买美国货,虽然价格高出40%。英国议会辩论激烈,最终还是通过禁令,5G基站改造成本直线上升。同时,他要求降低农产品进口标准,美国含瘦肉精的猪肉和激素鸡肉顺利进入市场,英国农民每年损失20多亿美元。这2000亿美元的“买路钱”,本质上是脱欧后向美国霸权的交保护费。特朗普的精准在于掐住英国的焦虑心理,谈判桌上层层加码,让对方步步退让。中东三国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更是他的提款机。他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油价从每桶50美元炒到80美元以上。这些产油国腰包鼓起,却被迫回流美国:沙特签下1100亿美元军售大单,卡塔尔砸1200亿美元买波音飞机,还追加500亿美元在美国建石化工厂。总计3.2万亿美元,通过军售和投资项目层层锁定,特朗普从中东的石油换钱游戏玩得炉火纯青。

这些收割行动并非孤立,而是形成闭环。特朗普用中东资金补贴LNG出口,增强对欧议价能力;日韩的半导体调整,又间接抬高韩国防务费。各国被他搅得四分五裂,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日本韩国互掐,英国忙于自救,中东富国顾及能源稳定。结果,美国贸易逆差缩小,制造业岗位回流,财政收入增加上千亿。这套狠辣的薅羊毛战术,在盟友体系中屡试不爽,因为这些国家在安全、经济上对美国有把柄。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盟友不是平等伙伴,而是必须付费的客户。全球供应链重塑,美国从中渔利,表面上看是双赢,实际是单方面剥削。

可这套战术一遇中国,就彻底失灵。中国不像欧盟那样靠北约罩着,也不像日韩被安保条约捆绑,更无英国脱欧的迷茫。特朗普2018年挥起关税大棒,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税,北京立即对等反制,美国大豆、猪肉出口锐减24亿美元,中西部农民票仓直接遭殃。中国转向巴西、南美采购,港口集装箱转向新航线,供应链快速调整。技术封锁上,美国禁华为设备,扣留手机货物,中国企业加班攻关,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接连突破瓶颈。自主研发如华为麒麟芯片、比亚迪电池,破解了“卡脖子”难题。特朗普想拉盟友围堵,中国则深化与俄罗斯、东盟合作,RCEP协议落地,朋友圈越扩越大,对美市场依赖度降低。

贸易战拖到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特朗普虽签字,但中国坚持原则,只采购部分美国农产品,核心问题如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未让步。美国消费者承担关税成本,通胀压力上升,企业供应链中断。媒体广泛称这是一场失败,特朗普的谈判策略暴露短板:关税先发制人,却忽略中国韧性和反制能力。到2025年第二任期,他重拾老路,对中国威胁加征100%关税,北京回击双标指责,准备新反制措施。特朗普的破防源于此:他习惯用盟友的软肋下手,中国却以实力回应,每一拳都打在痛处,让他从全球霸主变成谈判桌上的赌气者。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