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不只是俄罗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知道了,谁能想到……俄罗斯导弹之所以难

明明很懂行 2025-11-07 11:31:52

这下出名了,不只是俄罗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知道了,谁能想到……俄罗斯导弹之所以难以仿造,关键原因之一是采用了电子管和二极管这些老旧技术,很多国家找不到会用这些元件的技术工人,每次看到俄罗斯用这些落后技术造出先进装备,确实让人佩服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明能力。   西方制裁断了俄罗斯拿高端芯片的路,俄罗斯没法像别人一样依赖进口芯片和现代工厂,于是他们翻出苏联年代的电子管生产线把老工艺再搬出来,别人觉得这东西落后,可遇到核爆、电磁打击的时候,这些电子管能抗住大冲击,现代芯片却可能直接罢工,俄罗斯导弹不少时候就靠这种抗造的元件熬过了最难受的阶段。   S-400这样的防空系统,控制部件都是二极管一颗颗焊上的传统电路,没有多少芯片,别人质疑这种老土做法的精准度,实际实战里,俄制导弹在电磁干扰下还能准确命中目标,这些元件高温、脏乱、干扰大的环境下坏得少,不依赖芯片了生产线自然不怕制裁,设备老点,但该有的产能反而保住了。   这种生产模式全靠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每天用烙铁手工焊接零件,一根根二极管全靠人工挑拣,这种做法虽然慢但能保证可靠,有数据显示俄方导弹月产量是之前的数倍,根本不怕供应断链。   至于导弹的高精度,其实也有局限,俄罗斯空空导弹比如R-77M,宣传的射程很远,但实际作战时遇到复杂电磁环境射程马上打折扣,侦测、锁定、修正全靠模拟电路,一旦环境糟糕了,导弹可能都飞不到目标,别国的新式导弹靠数据链和卫星修正,中段偏个几十公里最后还能纠回来,俄导弹被干扰一下就失效了。   芯片买不到,俄罗斯就从别的地方“捡”零部件,洗衣机、电视机里的主板,民用市场一通采购,二极管、电容全被拆下来装进导弹里,看起来有点无奈,但也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种办法是封锁压力下留的一条出路,靠手工、靠土办法虽说能挺过去,但是慢慢地,精准度抗干扰肯定追不上靠高端芯片的新一代武器,更要命的是老一辈会做电子管的人慢慢离开,年轻人又不喜欢去干这行,这个产业到底还能撑多久很难说。   不过现在俄罗斯靠着这些大家不太看得上的“老古董”,还是把导弹产能、实战效果保住了,俄罗斯的这些“老古董”还能撑几年没人能说准,等到高超音速和人工智能这些彻底普及,战场的游戏规则可能又要换,可至少现在这些已经被别国淘汰的小零件还真决定着许多关键战局的走向。

0 阅读:69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