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残暴了,俄军拿单管122毫米火箭炮狙击乌军步兵。俄军实在太狡猾了,多管火箭

花开多福 2025-11-06 23:49:05

真是太残暴了,俄军拿单管122毫米火箭炮狙击乌军步兵。俄军实在太狡猾了,多管火箭炮拆开了,直接变成单管火箭炮,当狙击步枪打仗! 这样,俄军战斗小组就可以带着单管火箭炮打仗,减少了编制人数,还提高了突破率。关键还减少了损失,俄军40管火箭炮,被拆成40个部分!乌军无人机根本带过来! 这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对现代战场灵活性和创意的极大挑战,传统的多管火箭炮一般是用于压制敌方火力、打击大面积的目标,但当它被“拆解”成单管火箭炮后,变成了类似于一把威力强大的“狙击步枪”。 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小型战斗组,能带着这么一台武器,不仅可以对付步兵,还能对敌方的重型武器、装甲车等目标造成威胁,这种方式的战术价值绝对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让俄军在战场上获得了更多的灵活性,步兵小组和火力支援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战术组合的可能性更多,敌人难以预测。 更少的人员编制意味着不容易被精准打击,减少了损失。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精准打击和信息战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减少编制可以有效减少敌人侦查、定位的难度。 然而,这种所谓“狡猾”的做法,其实也暴露了现代战争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首先,俄军这种战术虽然聪明,但也很可能是对现有武器系统不成熟或适应性不足的一个反应。 将多管火箭炮拆解成多个单管火箭炮,意味着这些火箭炮本身的装填、发射和瞄准的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多管火箭炮的优势在于高密度火力打击,而一旦拆解成单管,它们的威力会被削弱,尤其是在需要面对大规模敌军时,整体火力的集中度会降低。 而且,战场上的环境随时变化,不可能每次都能完美地利用这种拆解后的火力,面对强敌的反击或者防空体系,俄军这种做法是否能保持有效? 无人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虽然乌军目前的无人机技术还不算完美,但任何创新武器系统都可能面临被反制的风险。 无人机的机动性与数据传输的精准性,能够让敌人迅速发现并摧毁这些分散的小型火力点。所以,俄军的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他们暴露在敌人更高效的攻击面前,不能避免因过度依赖新战术而形成新的弱点。 另外,俄罗斯这样做也暴露了他们在现代战争中依赖“快速解决”手段的战略思维,随着信息化作战、无人作战等新型战术的发展。 单纯依靠传统武器系统的变形和小范围灵活运用,是否足以在长期战斗中保持竞争力,还是仅仅是为了应付眼前战斗的应急之策?这就变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我看来,虽然俄军此举可能有效提高了短期的突破率,减少了人员损失,但这种战术能否在未来的高强度对抗中持续有效,仍然需要打上问号。 如果只是依赖这种局部创新,可能会导致在更广泛的战场环境中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战术需求。战争,往往并不单纯是对技术或武器的单一依赖,而是各种战术和战略的交织与互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机载火箭炮 重型远程火箭炮

0 阅读:41
花开多福

花开多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