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刚刚传来消息 11月6日,日本日产汽车传出重磅消息:正式宣布以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出售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及土地,买家是中国敏实集团与美国KKR旗下公司组成的财团。 这个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震惊——一个百年汽车巨头,居然要卖掉自己的“老家”续命?可能有人觉得这只是常规的资产调整,但稍微了解一下日产的处境就知道,这根本是被逼到悬崖边的无奈之举。这笔45亿人民币的交易,对日产来说不是用来扩张的“发展金”,而是实打实填补财务窟窿的“救命钱”。 看看日产最新的财报就知道有多惨,2024财年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34亿,直接从盈利变成巨亏,创下疫情以来的最差成绩。到了2025财年,情况更糟,预计营业亏损还要达到2750亿日元,手里的自由现金流都是负数,每天都要面对到期债务的压力。为了活下去,日产早就启动了“断臂求生”模式,要在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把原本17家工厂砍到10家,现在卖掉总部大楼,不过是这场“拆零件”保命行动的延续。 更关键的是,日产卖了总部还不能走,交易采用的是“售后回租”模式,签了20年的长期租赁协议,之后还得按期交租金才能继续在这办公。想想挺讽刺的,曾经象征全球汽车行业荣耀的总部大楼,如今成了自己租来用的地方,这背后藏着的是传统车企在时代浪潮中的狼狈。 很多人会问,日产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核心问题其实就一个:踩错了电动化转型的节拍,被市场狠狠甩在了身后。作为最早布局纯电的车企之一,日产手里其实有好牌,却硬生生打烂了。旗下纯电车型艾睿雅2025年1月销量才9辆,几乎无人问津;主打的混动技术又不符合中国绿牌政策,年销量连5万辆都不到。反观中国品牌,比亚迪、蔚来这些车企迭代速度是日产的3倍以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更是全面领先,直接把日产的市场份额抢了过来。 中国市场曾经是日产的重要基本盘,现在却成了下滑最严重的区域。2024财年日产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2.2%,2025年一季度更是暴跌27.47%,市占率从7.8%跌到4.1%。不光中国市场不行,欧洲、日本本土市场销量也在降,只有北美市场靠着新车型勉强增长,根本撑不起全局。再加上日产全球产能利用率只有65%,远低于行业健康的85%,单台车成本比丰田贵47%,越生产越亏,陷入了恶性循环。 而买下大楼的中国敏实集团,这次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全球化布局。作为中国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通过和美国KKR联合收购,直接切入了日本汽车产业的核心圈,既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又分散了投资风险。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缩影——以前我们追着日系车学技术,现在中国企业已经有实力收购日系巨头的核心资产,从追随者变成了规则参与者。 这场交易看似是一次资产买卖,实则是新旧汽车时代的交替宣言。曾经叱咤风云的日系巨头被迫卖总部续命,中国企业逆势收购布局全球,背后是技术路线的迭代,更是市场规则的改写。45亿能不能救日产?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会不会持续改写全球格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日产 日产车系 日产汽车4s店 日产汽车宣传片 日产电动汽车 日产汽车公司 日产停产车

用户10xxx66
不是有一句收购不代表你有控制权吗。???
龙胜 回复 11-07 22:44
别人出售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及土地,又不是日产品牌和技术,仔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