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有:
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这可不是随便的沉默,背后藏着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转折。梅洛尼刚上台那会儿,风头正劲。
作为极右翼政党的领头人,她靠着一套对华强硬的说法收获了不少支持,一会儿说看不上中国的发展路子,一会儿在涉台问题上跟着凑热度,还公开喊着让欧盟对中国 “硬气点”,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真正让人关注的是 2023 年,她高调宣布意大利要退出 “一带一路”,嘴上说着是为了 “维护国家主权”,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步棋是冲着讨好美国去的,既想在欧盟里刷一波存在感,也想趁着这股势头稳固自己的极右翼政权。
但这步棋显然没走对,意大利很快就尝到了苦头。退出协议后,威尼斯港的升级计划直接停摆,原本指望中国资金带动的地中海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一下就跌了 12%,周边的物流企业、工厂跟着受影响,不少工人没了活干。
更惨的是意大利的葡萄酒行业,中国以前可是他们第三大出口市场,协议一撕,关税涨了不说,双方的信任也没了,2023 年对华出口额直接暴跌 23%,不少靠出口过日子的小酒庄扛不住,只能关门。
而她一心巴结的美国,也没给什么实在好处,承诺的经贸支持、安全庇护全是空头支票,反而把意大利不少工厂吸引到了北美,让本土少了三万多个工作岗位。
在欧盟内部,德法等国忙着和中国签大单、搞合作,梅洛尼却被渐渐边缘化,重要的对华政策磋商常常没她的份。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梅洛尼反复无常的操作。她曾带着诚意访华,和中国签下了三年行动计划,转头就在欧盟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让不少企业摸不着头脑。
到了 2024 年 8 月,她又以避免美国误会为理由,对 700 家中资企业展开审查,就连中国中化持股的倍耐力轮胎、国家电网在意大利的投资都没放过,有的甚至被强制削减股份,哪怕持股只有 0.5% 也没例外。
可没过几个月,当英德等国开始调整对华口径时,她反而按下了暂停键,政府层面再也没出台过针对中资的新动作。
不过转机也在发生。2024 年 7 月底到 8 月初,梅洛尼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这是她上任后第一次访华。
这次访问成果不少,双方不仅定下了 2024 到 2027 年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还在工业、教育、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签下了合作文件,朝着务实合作的方向迈了一大步。
而到了 2025 年,中意之间的交流还延伸到了文化领域。在两国建交 55 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10 月底到 11 月初,一部由中国和意大利媒体联合出品的 8 集纪录片《发现中国》在意大利开播,不仅通过多个国家级频道播出,还在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一下子覆盖了欧洲约 6000 万观众,让更多意大利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中国。

用户16xxx78
当世界发生战争的话,这些跟着美狂吠者就知道自己挑起事端的代价是自己承受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