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

柳淮蕊 2025-11-06 18:30:14

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特朗普这场“收割大戏”的本质,根本不是什么“公平贸易”,就是在拿着关税大棒威胁。 今年4月他一搞“对等关税”,就给欧盟架上了20%的税率,表面说要“平衡贸易逆差”,实则逼着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提高能源采购价,光上半年欧盟对美贸易逆差,就扩大到3200亿美元,这6500亿的“收割额”里,一大半都是这么硬挤出来的。 日本更惨,特朗普盯着汽车产业这块肥肉,4月3日直接加征25%汽车关税,逼得日本5月不得不签下协议,不仅放弃对美汽车零部件反制,还让美国农产品进口量暴涨40%,5500亿说白了就是被强买强卖的“保护费”。 韩国也相当窝囊,为了保住对美半导体出口,不仅接受25%的“对等关税”,还把驻韩美军军费分摊从90亿美元涨到150亿美元,这3500亿里藏着无数产业让利和军费买单。 最狠的还是中东3国,特朗普拿驻军和制裁当筹码,逼着沙特、卡塔尔把石油结算绑定美元,还得额外购买3000亿美元美国武器,3.2万亿的数字看着吓人,其实全是用能源安全换来的“屈辱钱”。 这些国家之所以被收割,要么是被美国抓着产业命脉,要么是依赖美军保护,只能忍气吞声。 可中国不一样,特朗普从4月就开始抡大棒,先是加征104%关税,后来又涨到145%,以为能像拿捏欧盟那样逼中国让步。 但他打错了算盘,中方当天就宣布,把对美关税从34%提至84%,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反制的国家,咱的公告说得很清楚,美国敢加税,中国就敢反制,绝不做任人宰割的冤大头。 而且中国手里有实实在在的筹码,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新能源汽车出口逆势涨了245%,稀土、锂电池等关键材料的供应,卡着美国制造业脖子,特朗普想让中国让利,根本没那个底气。 特朗普之所以一次次对华破防,就是因为他这套“关税威胁换钱”的套路在中国彻底失灵。 5月日内瓦会谈时,他想逼中国多买10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还得取消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中方直接回怼“关税换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最后反而让美方把关税降到30%。 8月斯德哥尔摩会谈更打脸,特朗普本想恢复24%的加征关税施压,结果中国直接亮出反制清单,列出128项美国商品,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宣布暂停关税一年。 尤其是11月4日,特朗普自己先松口,把“芬太尼关税”从20%降到10%,还延长24%关税暂停期到2026年,这哪是“施压成功”,分明是收割不成只能服软。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承认,单边加征关税让美国企业成本涨了18%,通胀居高不下,特朗普再硬撑下去,先垮的是美国国内经济。 反观那些被收割的国家,其实也不是心甘情愿,只是没中国这样的反制实力。 欧盟4月就投票通过反制措施,对美国产品加征25%关税,但不敢动真格,怕被断了能源和安全保护。 日本央行偷偷下调经济预期,还跑去和东南亚国家抱团,可面对汽车关税还是只能妥协;韩国企业偷偷把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想避开关税,却不敢公开和美国叫板。 这些国家的妥协,反而让特朗普更觉得中国的“闭门羹”难以接受,毕竟在他眼里,“美国优先”就该是各国都乖乖掏钱,中国偏要讲“平等互利”,这无疑是戳破了他的霸权幻觉。 特朗普最近在社交媒体上一会儿喊“中美是G2”,一会儿说“要和中国合作”,态度变得比翻书还快,本质就是要钱的目的没达到,只能换副面孔。 11月5日中国财政部宣布暂停部分反制措施,这可不是妥协,而是基于中美经贸磋商的对等回应,是给务实合作留空间,但绝不是让特朗普觉得有机可乘。 要知道中美贸易战这几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领域突破了200多项技术瓶颈,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越来越强,特朗普想靠关税逼中国掏钱,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特朗普的“收割”就是本霸权糊涂账,靠威胁抢来的钱,迟早要付出代价,欧盟在偷偷推进贸易多元化,日本在扩大和东南亚合作,中东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这些都是对美国霸权的无声反抗。 而中国的“闭门羹”,其实是给全世界立了个规矩:国际贸易不是谁的一言堂,想靠制裁要钱,就得有碰钉子的准备。 特朗普之所以对中国破防,因为他终于发现,有国家不吃霸权那套,有实力能守住自己的利益,这才是对他“美国优先”逻辑最狠的打击。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