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俄财长证实:俄中贸易99.1%弃用美元欧元,特朗普坐不住了。 99.1%

点卯 2025-11-06 17:30:40

重磅!俄财长证实:俄中贸易99.1%弃用美元欧元,特朗普坐不住了。 99.1%这个数一出来,很多人停了一下,俄罗斯财政部长在北京的公开场合说的,俄中贸易结算里,用美元和欧元的只剩下零头,基本都走卢布和人民币,口径清清楚楚,没绕弯子,现场是官方活动,不是随口一说。 细节往前翻一翻就明白,之前就算两国之间做生意,路径还要过西方那套银行网络,通道开在外面,节点也在外面,风控按钮不在自己桌上,俄乌冲突以后,接口限制、资产冻结、跨境支付被卡住的例子不少,企业端体会很直接,账能不能结,货能不能走,大家都盯着看。 现在这条新路跑通了,卢布对人民币,能源在这边结,设备在那边对,粮食、化肥、金属、零部件,一单一单按本币兑付,资金在区域内流转,汇率敞口怎么管,银行对接谁,清算链条缩短,费用可预估,流程更标准化,企业对时间的把握也更稳,采购计划不被动。 数据上看,去年外界提的是九成多,本币结算占比已经很高,这次财政部长把数字报到99.1%,几乎全覆盖的意思,说明不是阶段性的应急动作,也不是临时绕行,俄方还提了个表述,当前任务是巩固成果,这个话放在这种场合,一般指到制度层面和流程层面要固化下来,把临时安排变成常规选项。 这事不只在双边生效,外面看的人不少,特别是做大宗贸易的经济体,关心的是三件事,交易有没有被拖住,资金有没有出大风险,价格有没有因为结算方式波动太大,现在能看到的路径是,货走得动,外汇风险不外溢,金融系统保持稳定,供应商和买方的对接更直接,替代性基础设施开始被试用,清算网络、报文系统、托管安排,这些过去只在教材里的词,开始进入企业的日常操作。 有些判断也在变化,大家更关注使用场景而不是口号,美元在全球的角色没消失,很多场合还在用,不过当关键贸易可以用本币完成,中转环节减少,需求自然往下挪一点,国债的配置权重会被重新算账,利率和汇率的关联度也要重新评估,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更像是把水渠改道,先把主渠打好,支渠慢慢跟上。 中国这边的出发点也比较清晰,不是去打什么金融牌面,而是把自己的结算工具做扎实,人民币能覆盖的范围就覆盖,覆盖不了的,就配套安排,互换、清算行、离在岸的通道都要有,跨境企业要的是可预期,能按合同去执行,时间点、金额、手续费都能说清楚,这样的基础做长久,走得更稳。 讲到影响面,最容易落地的还是几条主线,能源结算有了直连,运输和保险的环节就更顺,农产品和化肥的季节性强,支付节奏要贴生产期,本币结算把这个节奏固定住,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多,周期长,供应链金融怎么接,银行间的额度怎么配,本币通道能把这块做细,减少现金流上的突发状况。 企业的感受也会传导到区域合作里,做边境贸易的,看的是通关效率和到账效率,做海外工程的,看的是应收回款和履约担保,用本币结算之后,和信用证、保函、承兑等工具的组合,会出现新的模板,谁跑通了,谁就会被拿来复用,规范逐渐成型,标准自然出来。 再往后看,去美元化这个词被说了很多次,真正落到地上的,是“多一种路可走”,在某些贸易里走本币,在另一些场景里照旧走美元欧元,企业按成本和风险来选,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主权国家把关键结算抓在自己手里,优先级会更高,外部环境有变化,内部流程不至于被牵着走。 从这次的99.1%往回看,是两年多的持续调整,制度、技术、习惯,一点点往前挪,银行习惯了,企业熟练了,监管口径稳定了,路就成型了,这条路先由中俄跑起来,后面还会有别的双边组合来试,先从大宗品入手,再到设备、服务,再到投融资配套,路径清楚,动作会更快。

0 阅读:0
点卯

点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