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郑州少林寺,后有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杜甫成了郑州人,还有追求叶落归根原本埋在巩县千年的洛阳老赵家大小十八口如今却成了客死他乡之鬼,杜甫赵匡胤要知道现今的状况,估计棺材板都按不住了吧。[偷笑][偷笑]巩义登封历史沿革如下: 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登封嵩阳书院门口乾隆御笔的楹联“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或是看到巩义第一大景点康百万庄园慈禧手书的的“河洛康家”四个大字,再或是看到在古代特别讲究“叶落归根”却埋葬在巩义北邙山上洛阳皇帝赵匡胤一家子,你是不是有点错乱,这不是郑州的地盘吗?咋这么多洛阳元素呢?好,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 公元前249年,秦国正式设立巩县。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阳城县。公元696年武则天改阳城为登封至今。 秦在洛阳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辖境约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偃师、巩、阳城、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二十二县。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治洛阳,辖荥阳、偃师、中牟、巩、阳城、密、新城、开封、新郑等二十一县。 黄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设司隶校尉部,黄初元年改为司州,治洛阳,辖巩县、阳城县、荥阳县、密县、中牟县、开封县、新郑县、偃师县等二十四县。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同时也是当时地方行政机构司州,治洛阳,下辖河南郡、荥阳郡、弘农郡等十二郡;河南郡下辖巩县、阳城县、阳翟县、成皋县等十三县。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阳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设司州,治洛阳,辖河南郡、荥阳郡、弘农郡等20郡管理巩、阳城、偃师、新密等65县。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改洛州(东魏改司州置)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复置洛州,治洛阳,辖偃师、渑池、新安、巩、阳城等18县。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鲁州、郑州等九州,其中洛州辖偃师、巩、阳城等9县。 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治洛阳,辖偃师、颍阳、巩、密、新安、登封等15县。 元代洛阳不再称为京,设府称河南府路,治洛阳,下辖孟津、偃师、巩义、登封等16县。 明代洛阳设河南府,治洛阳,辖偃师、巩县、登封、宜阳、永宁等10县。 清代洛阳设府,称河南府,下辖偃师、巩义、登封、汝阳、洛宁、渑池等12县。 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陕县、灵宝、登封、巩县、偃师县等19县。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开始,巩县和登封县被划入了郑州专区。1954年之后,郑州专区的行署机关迁往了开封,因此,郑州专区被改称为开封专区。从50年代到80年代,巩县和登封县,一直隶属于开封专区、开封地区管理。 1983年,撤地建市,开封专区撤销,巩县登封又重新划归郑州市管理。 所以,巩义登封从诞生起就是洛阳的亲儿子,无论当今为了何种目的进行人为的割裂,但那相同的民俗、相同的乡音,相同的文化、相同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裂的。 亲爱朋友,您赞成巩义登封回归洛阳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谢谢!!

用户18xxx69
偃师都被郑州惦记上了,还想收回巩义?你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