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昨日午后,一位企业家在我这儿聊起近况,几度哽咽。他年近四十,本是家境优渥的企二代,自毕业便进入家族企业,从辅佐父亲开始,一路看着公司壮大。可规模上来了,父亲却愈发固执——频频盲目投资、执意插手业务,把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企业,又推回了混乱边缘。更让他无力的是,父亲始终不肯放权,他在疲惫中,眼睁睁看着心血被一点点消耗。 这场景,莫名让我想起历史中那些欲图中兴的太子,与暮年恋权、刚愎自用的老皇帝——他们的相持不下。这不仅是两代人的隔阂,更是两种商业思维,以及权力的正面交锋。 他父亲的困境,本质上是认知边界固化后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商业智慧,在于深刻理解周期的力量——上行时懂得乘势而为,下行时勇于断臂求生。当旧模式难以为继,真正的强者会果断换轨,而非在沉没成本中越陷越深。商业认知的差距,最终体现在对趋势的判断与行动的勇气上。可悲的是,他的父亲还将企业经营变成个人尊严的角斗场。你们越不让我做,我偏要做,在应当收缩的现实面前,他选择了持续加注——这不是战略,而是赌徒的执迷。 一个人若看不清时代的大势,终将被时代沉默地埋葬 所以我劝他:分家吧。不能成权力那就远离权力。事实上,你早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若非早期被父亲消耗大量资金,你的成就远不止于此。这份能力,本应赢得尊重,而非持续的掣肘。 你其实不必再苦苦寻求父亲的认可,历史中,帝王与太子的关系永远敏感——不像父亲,会被轻视;太像父亲,又遭猜忌。真正的破局,或许始于放下对认可的执念,勇敢定义自己的道路。 我理解他眼中的复杂——那是崇拜、愤怒、怜悯与拯救欲交织的目光。但商业的归商业,情感的归情感。以企业的存续为代价维系一段失衡的关系,最终只会双输。 有些局,只能破,不能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