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 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重磅法律,正式修订国防法与兵役法,宣布俄罗斯征兵工作将全年不间断进行,并允许征召预备役人员保卫关键设施。 这可不是随便改改规矩那么简单,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藏着俄罗斯当下的窘迫和无奈。以前俄罗斯征兵都是春秋两季,一年就两次,可现在改成全年无休,等于说征兵这事再也没有“淡季”了。2025年秋季原本计划征13.5万人,加上春季的16万,一年下来就得近30万兵力补充,即便这样还不够,非要搞全年征兵才能填上缺口,前线的人员消耗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官方总说新征的兵不用去前线,就负责本土防御,可这话实在没多少说服力。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前线伤亡早就突破百万,之前的兵员空缺都是从国内各部分抽调填补的,新兵当下不上前线,不代表以后不会被派过去。现在把征兵变成常态化,本质上就是为长期对峙储备“后备军”,毕竟俄军正推进扩军计划,要从115万扩到150万,还得组建新的集团军,这么大的兵力缺口,光靠两季征兵根本填不满。 再说说预备役保卫关键设施这事儿,表面看是“看家护院”,实际是在给前线“腾人手”。以前俄罗斯想用预备役,得等发布动员令或者进入战时状态,可现在乌克兰的无人机天天盯着俄境内的炼油厂、铁路大桥打,等走完老流程,设施早被炸了。2023年克里米亚大桥遭袭停摆几小时,2024年萨拉托夫州炼油厂被炸影响燃油供应,这些教训逼着俄罗斯改规矩,和平时期就能调预备役上,算是补上了后方防护的漏洞。 但这里面的门道更值得琢磨。俄军大概15%的现役合同兵以前都得守后方设施,现在让预备役顶上去,这些现役兵就能被派到顿巴斯、扎波罗热这些前线重点区域。等于说把后方的“盾”筑牢了,前线的“矛”才能更锋利,可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俄军的兵力已经紧张到“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不得不靠调整兵力部署来维持防线。 更关键的是,这政策看着务实,执行起来全是挑战。预备役不是拉过来就能用,得先去训练营学4到8周,练怎么识别无人机、怎么反制,等培训完才能上岗,短期内根本见不到效果。而且装备够不够也是个大问题,要是人练好了,手里没反无人机设备、没巡逻车,照样护不住设施。虽说俄罗斯有200万合同制预备役,不少还是懂技术的老兵,但真要形成防护能力,钱和物都得跟上,可现在俄罗斯顶着西方制裁,国防开支已经涨到13.5万亿卢布,再兼顾装备采购和人员培训,经济压力只会更大。 还有个绕不开的风险是社会稳定。2022年那次部分动员就引发过不少担忧,现在搞全年征兵,再加上预备役征召,等于把更多家庭的年轻人卷进冲突里。虽然官方强调预备役不会去前线,但民众心里难免犯嘀咕,毕竟200万预备役说是“影子军队”,其实也是俄罗斯的“最后底牌”,一旦投入进去打光了,再补兵源就难了。更别说大量劳动力从民间抽走,对本就受制裁的经济也是不小的冲击,民生和军工要两头顾,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征兵 硬汉普京 普京 普京气场 普京生日 俄罗斯扩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