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的一天,聂荣臻突然将周恩来从会议室叫出来,聂荣臻面如土色地说:“收到关于钱学森的重要情报。” 1960年3月,情报部门截获信号,显示国民党特务从西南边境潜入,携带伪证和毒剂,目标直指钱学森。他们计划在导弹试验期制造事故,打击中国国防科技。聂荣臻获悉后立即上报周恩来,后者批示扩大保护范围,从车辆到饮食全方位检查,封锁可疑渠道。这次事件源于钱学森回国后面临的持续威胁,早年美国软禁已让他警觉,国内敌对势力视其为首要打击对象。 组织迅速调整安保,配专职警卫刁九勃,从部队精选骨干,职责包括日常跟随和突发应对。钱学森起初适应不易,但很快配合各项措施,如访客登记和路径规划。这些安排源于多次情报,1958年安保队抓获盯梢人员,审出境外指示意图摸清作息。1959年食堂事件中,餐食检出有害物质,嫌疑指向临时工受境外收买,从此食物专用检测。 刁九勃工作强度大,钱学森常深夜办公,他守在门外,出差时提前勘察酒店和行李。1962年春节前妻住院,他短暂离开又赶回,确保会议不缺席。西北基地条件艰苦,风沙大,他处理生活琐事,站岗一整天。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他仍观察四周,未放松警惕。这些年,保护网逐步织密,档案登记所有接触者,车辆换成低调国产车,减少张扬。 国际形势下,威胁多来自境外联络点,公安部增派便衣小组监控车站和研究所。钱学森的专长关乎导弹轨迹和空气动力学,敌对势力知其价值,故下重手。周恩来亲自过问,聂荣臻部署资源,确保科研不受干扰。这段时期,中国导弹从近程到中程推进,钱学森领导第五研究院,协调多单位合作。 安保措施虽严,却未妨碍工作推进。刁九勃偶尔分享战场经验,钱学森讲解火箭原理,两人默契渐生。一次试射失败后,他递水杯鼓励下轮调整。基地食堂添肉补体力,散步时步速放缓便于跟随。这些小事体现忠诚,守护不只身体,还包括科研环境稳定。 国际缓和后,针对钱学森威胁减少。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航天突破,组织评估形势,降低保护级别。刁九勃调离岗位,转地方警卫工作,淡出视野,只在电视上看发射新闻时停步注视。钱学森继续领导项目,直至2009年逝世,享年98岁。 聂荣臻1992年离世,周恩来1976年辞世,他们决策铸就科技基石。这段守护融入两弹一星光辉,钱学森在口述中赞刁九勃尽职,诠释忠诚奉献。刁九勃从不主动提经历,默默守护国家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