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宝洁品牌经理+山姆忠实用户,刷到山姆 APP 换场景图遭集体抵制时,我职业病犯了……
一口气总结(吐槽)了5个核心原因,全部是做消费营销该懂、却被山姆无视的底层逻辑
简单来说,就是山姆APP把生鲜的白底实物图,换成煎熟的牛排摆好盘的种草场景图,用户瞬间炸锅。
我在宝洁的第一个半年,做过沃尔玛的渠道marketing。印象很深刻的是,他们需要品牌上传【商品五维白底图】,不需要添油加醋做很多设计,包括盒子底部都得拍的清清楚楚。作为沃尔玛系高端超市,这波翻车可以说是忘祖背宗的操作
🚫🚫🚫首先是3个人群因素:
1️⃣中产人群特征:高效永远比花哨重要
山姆主力客群是城市中产,这群人白天上班晚上管娃,逛山姆是速战速决。白底图一眼能看清包装分量,复购时扫过就加购,效率拉满。
场景图呢?想买块生牛排,得在煎熟的图里找半天,时间全耗在无意义的猜谜上。
以及用户早就形成看图加购的固定习惯,白底图就是这条链路的锚点。换成场景图,会员会犹豫是不是换配方了是不是规格变了,整个转化漏斗全乱了
2️⃣线上加购 + 线下自提 更麻烦了
很多会员习惯线上加购线下提货,白底图能精准对应货架上的包装,看白底图到店直接拿。
场景图到了实体店,货架上根本认不出,只能举着手机反复对比,尴尬又麻烦,体验感差到极点
3️⃣大包装带来的决策风险
山姆的核心优势是大包装高性价比,但大也意味着【决策成本】高。买 1.5kg 的牛肉,得看清楚是整块还是切片;买零食礼盒,要知道里面有多少独立包装
🍖🍖🍖还有2个外因:
4️⃣信任透支的连锁反应
之前山姆下架 200 多款高性价比自有品,换成随处可见的大众品牌,会员早就一肚子火。这次换场景图,刚好撞上预制菜信任危机,简直是明着暗示实物和图片不一样,直接把之前的不满全勾出来
5️⃣踩中阿里系的情绪雷区
之前的白底图和阿里系平台满屏场景化促销感的风格划得清清楚楚,现在硬要学人家搞花活,引发众怒
💡最后用一段话总结一下:
主图的本质是传递信息,不是教消费者怎么用
会员制的核心是确定性,确定的品质确定的体验确定的效率,这是会员付费的根本
山姆用普通电商的场景化套路,打破付费会员最在意的确定性,就是在自毁长城
与其在主图上花心思搞虚的,不如先把严选爆品的口碑捡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