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动投案半年之后,仇珂静被“双开”。从已经查实的违法违纪问题当中可以看出,仇珂

纸上点将 2025-11-05 10:57:12

在主动投案半年之后,仇珂静被“双开”。从已经查实的违法违纪问题当中可以看出,仇珂静贪欲极重,且花样繁多,吃相极为难看。她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通过干部任用、职务晋升、插手项目、工程承揽等方式,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除了自己亲自参与之外,她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亲友团”,打着她的旗号到处谋取利益,这些亲友既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又有自己的子女,可谓全家老小一起上阵捞钱。 仇珂静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邵阳本地,这片土地见证了她从普通职员到副市长的转变。1969年12月,她出生在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一个普通家庭,早年接受本地教育,1987年考入邵阳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1990年毕业后,她进入共青团邵阳市委员会机关,从事基层工作。那时她处理青年事务,逐步适应组织协调角色。1995年12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仕途加速,很快升任团市委组宣部部长。2003年,她调入邵阳市旅游局担任副局长,2007年升为局长兼邵阳市台办主任。这些岗位让她积累了行政经验,也初步接触到资源分配的权力。2009年12月,她转任邵阳市北塔区委副书记、区长,开始在区级领导层发力。五年区长任期内,她主导多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2014年,她升任北塔区委书记,继续深耕该区事务,直至2020年9月调任邵阳市副市长,进入市级领导序列。 权力在手,仇珂静的贪欲开始膨胀,她无视纪律底线,将职务便利转化为个人获利工具。经查,她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在干部选拔和职务晋升中大肆干预。身为领导,她多次为特定人员说情,换取对方送上的财物。这些行为本质上是跑官买官,她通过中间人协调,许诺职位调整,实际操作中收受巨额现金或贵重物品。这样的交易不仅扭曲了人事公平,还拉低了整个系统的公信力。更严重的是,她对亲友的纵容,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亲戚朋友以她的名义介入工程招标,子女则借父辈光环揽下商业项目。她不加约束,任由他们打着旗号谋利,甚至直接提供便利,如介绍资源或施加影响。这不是简单的家风问题,而是系统性腐败的延伸。全家参与的模式,让敛财链条更隐蔽,也更难根除。数据显示,她非法收受财物总额巨大,涉及多个领域,远超个人需求。 工程项目成为仇珂静敛财的主战场,她利用审批权插手多项基建和开发事务。在北塔区任职时,她优先安排亲信企业中标道路和旅游设施项目,事后收取回扣。这些操作表面上看是推动发展,实则为私利服务。她不满足于直接参与,还让亲友团分一杯羹。亲戚通过她牵线,承揽小型工程,子女则涉足地产开发,层层转包中分得红利。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导致项目质量隐患频发。调查中发现,她在邵阳市副市长任上,继续延伸影响,干预市政招标,收受房产和车辆等实物回报。她的花样繁多,从现金到礼卡,从住房到旅游,全方位索取。长期借用下属房产,就是典型一例,她夫妇入住高档别墅,却不支付任何费用,甚至让他人承担日常开销。这种一毛不拔的态度,暴露了她对公帑的漠视。违规收送礼金更成常态,节日期间红包不断,她视若无睹地纳入私囊。 生活纪律的失守,进一步放大仇珂静的腐败问题。她接受管理对象安排的宴请和娱乐活动,费用全由对方买单,甚至包括丈夫的消费。这不是偶尔的失范,而是常态化的公款享乐。她还违规参与高消费旅游,借公务之名行私利之实。这样的作风,不仅侵蚀了个人操守,还腐蚀了身边人。家风败坏是她问题的核心表现,对子女失管失教,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成年后直接卷入利益交换。调查显示,子女利用她的职位,多次为企业牵线,换取分成。她虽知情,却从未纠正,任由家庭成为腐败温床。这种失责,不仅毁了下一代,也放大了个体腐败的社会危害。 仇珂静的违纪违法行为,涉嫌受贿犯罪,性质恶劣,影响深远。2025年5月8日,她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56岁的她结束邵阳副市长职务,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审查。这次投案看似及时,实则在压力下被动选择。半年审查期内,专案组深入核查,梳理了她的经济往来和人事记录,证据链完整。2025年11月3日,经湖南省委批准,她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待遇全部取消,违纪违法所得依法收缴。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亲友团成员也相继进入视野。这样的处理,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也为类似案件敲响警钟。她的落马,不是孤例,而是权力监督机制的胜利。它提醒每位公职人员,初心使命须常在,纪律红线不可逾越。邵阳本地由此展开自查,净化政治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0 阅读:490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