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这个网红煎包店真是丧心病狂了,为了多赚钱,居然在牛滑里加硼砂,这不是谋财害命

拾九观人间 2025-11-05 10:56:59

福州这个网红煎包店真是丧心病狂了,为了多赚钱,居然在牛滑里加硼砂,这不是谋财害命吗?这种人就要抓起来判刑!剥夺餐饮经营的权利!   在福州仓山的老街上,曾有一家煎包店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刚出锅的煎包外皮酥脆,咬开时滋滋冒油,配着一碗滑溜溜的牛滑,筷子一挑能拉出细细的丝。   这是不少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有人甚至周末特意绕路来买,就为这口“老福州风味”。   可谁也没想到,今年10月27日,法院的一纸判决揭开了真相,让无数老顾客脊背发凉。   这事儿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当时这家店突然挂了“暂停营业”的牌子,玻璃门蒙着一层厚厚的灰,以前贴满好评的贴纸边角都卷了起来。   老顾客们还在猜“是不是老板要退休”,没人想到是老板“犯了事”。   直到市场监管部门公布调查结果,大家才知道,陈某的“生意经”有多黑心。    陈某自己交代,为了让牛滑更“Q弹”、煎包馅料更“新鲜”,他从网上买了工业用的硼砂,调成水浸泡牛肉后再制作牛滑。   查处时,店里还剩半袋没用完的硼砂,而这种白色粉末,本该出现在玻璃厂、陶瓷厂的车间里,根本不该靠近餐桌。   更让人愤怒的是,陈某不是不懂这东西有毒,我国早在2008年就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硼砂。   他只是觉得“加一点没人尝得出来”,赌的就是消费者的信任和监管的侥幸。   这硼砂到底有多危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主任药师刘芳解释,硼砂虽能外用清热解毒,但内服对人体危害极大。   光明网的报道更给出了具体数据:成人摄入1到3克就会中毒,15克就能致死,婴儿只需2到5克就有生命危险。   更可怕的是,硼砂进入人体后很难代谢排出,会在体内蓄积,慢慢损伤肝脏、肾脏,还会影响消化功能,让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长期吃就是慢性自杀。    最让老顾客心寒的是那份攒了三十年的信任,有位阿姨说,她从儿子小时候就买这家的牛滑,现在孙子都上小学了,还总惦记这口。   可陈某亲手毁了这份信任,用工业原料换来了7800元的销售额,也换来了7个月的牢狱之灾。    消息一出,网上吵翻了天。有人气得拍桌子,带着孩子去吃,要是出点事谁负责?必须剥夺他的餐饮经营权!   也有人觉得判得太轻,7个月根本不够,得让黑心商家不敢再犯。   但也有不同声音,说监管太严会不会逼死小商户,甚至有人觉得没听说谁吃坏肚子,至于判刑吗。   可争议背后,更该想的是:为什么三十年的老店红了之后就“变味”?   有老顾客回忆,头几年店铺默默无闻时,从没出过问题,反倒是成了网红店、排队排到马路边后,老板就动了歪心思。   这流量带来的到底是口碑,还是铤而走险的诱惑? 好在监管部门没手软。   国务院食安办早就出台了专项整治方案,要求从源头追查非法添加物,对餐饮环节的添加剂使用严格监管。   这次福州的执法人员接到线索后,立刻查封店铺、抽样检测,让违法者无处可逃。   网友们也给出了不少实在建议:得查硼砂的源头和流向,食品店要张贴采购清单,从业者办执照前得先考食品安全知识,满分才能上岗。    作为消费者,咱们也得多个心眼。买东西时可以多摸一摸,加了硼砂的肉类可能有白色粉末,米面制品摸起来会滑腻腻的。   那些厨房“云雾缭绕”看不清操作的店,最好别去;比起排队的网红店,证照齐全、明厨亮灶的老店反而更靠谱。    陈某的店关了,可食品安全的警钟得一直响着。   7个月的刑期或许能让他悔悟,但更该警醒的是所有餐饮从业者:口感再好、利润再高,也不能碰安全的红线。   餐饮生意拼到最后,拼的不是噱头和流量,而是藏在食材里的良心。    当煎包的焦香被硼砂的阴影笼罩,我们才更明白:吃饭是件大事,良心比口感重要,安全比利润金贵。   希望陈某的教训能让所有商家记住,别用顾客的健康换钱,否则不仅赚不到回头客,还会把自己送进牢房。   而我们要的,从来不是“过度Q弹”的刺激,只是一口放心的家常菜。

0 阅读:19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