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百岁老人去世后,子女们在家中发现了一封8年前写下的"遗书",里面特别交代了两件重要的事,让人泪目! 这位毕生奉献给司法事业的老人,在生命烛火将熄之际,为世人留下了最后一份精神财富。当子女们整理陈世康老院长的遗物时,一封写于2017年的亲笔信静静躺在书桌抽屉里,泛黄的信纸上承载着跨越时空的生命嘱托。 在这份名为《告子女们书》的信件中,这位历经世纪沧桑的老人用沉稳有力的笔迹,勾勒出生命最后的三个愿望:要求后事简朴庄重,期盼子女团结互助,更特别嘱咐从毕生积蓄中拨出两笔款项——一万元作为最后的党费,十万元设立助学基金。 "这不仅是遗嘱,更是父亲用生命写就的信仰答卷。"子女们捧着这份沉甸甸的家书,仿佛看到老人在灯下一笔一画书写的身影。他们明白,这两笔看似普通的款项,实则凝聚着老人对信仰的终生坚守和对社会的最后奉献。 如今,这份嘱托已化作温暖现实。特殊党费如数缴纳,十万元善款也在宁波市慈善总会设立专项助学基金,为寒门学子点亮希望的灯火。这个温暖的结局,恰似老人生命的延续,在另一个维度继续散发着光与热。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深切共鸣。有网友感叹:"从提前八年准备遗嘱的细节,可见这位老党员始终保持着对信仰的虔诚。"还有网友指出:"子女们对遗产分配毫无异议,全心实现父亲遗愿,这样的家风令人动容。" 透过这份不寻常的遗嘱,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老司法工作者跨越时代的品格坚守。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陈老这样的干部始终保持着"清白做人、廉洁奉公"的操守,将毕生奉献给法治建设。 这封穿越时空的信件,以其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诠释: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其承载的精神重量;财富的意义不在于积累,而在于其传递的温度。这位百岁老人用他最后的安排,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一面映照初心的明镜。临终财产继承 生前遗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