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成中国的德国外长,主动给中方打来电话,王毅外长给他上了一节“历史课”!  

菲菲的信笺 2025-11-04 22:02:48

没来成中国的德国外长,主动给中方打来电话,王毅外长给他上了一节“历史课”!   11月3日,王毅外长应约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了电话。通话里,王毅外长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中德关系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三个关键:相互尊重是基本经验,合作共赢是行动指南,伙伴关系是正确定位。   这不是什么空泛的外交辞令,而是多年来两国交往的真实写照。   就拿经贸合作来说,去年中德贸易额就突破了2000亿欧元,大众汽车在华工厂不仅年产汽车超过400万辆,还带动了国内上下游数千家配套企业发展,为中国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同时也让大众集团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西门子在华也设立了20多个研发中心,既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其研发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反哺德国本土能源转型。   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都是中德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最好证明。   当然,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王毅外长也毫不含糊地表明了立场。台湾问题从来不是什么"国际问题",而是中国内政,这不仅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更是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   早在1972年中德建交时,德国就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两国关系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其实我们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中德之间根本没必要搞对立。两国在经贸、环保、科技等众多领域都有共同利益,只要德国能始终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遵守双方达成的共识,就没有什么合理诉求是不能坐下来好好谈的。   就像中德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国家节能中心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启动的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已为中国水泥、陶瓷等行业企业提出97项节能改进措施,每年可节能16.9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2万吨,德国企业也借此打开了中国节能技术市场。   在江苏太仓中德产业园,10余家企业组建的能效网络小组5年内实现节能4000万千瓦时,既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也为德国节能经验提供了实践样本。   这些合作充分说明只要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两国就能创造更多惠及双方的成果。正因为如此,在通话的最后,王毅外长也向瓦德富尔发出了邀请,欢迎他适时访华。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相互尊重、坦诚相待,才能走得远、走得稳。中德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其中之二,更应该从战略高度看待双边关系,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0 阅读: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