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合伙五十多年说散伙就散伙,11月1日俄总理一签字,直接把俄芬两国跑了大半辈子的能源合作给掀了桌,1972年签的水电站协议核心条款全终止,以后再也不跟芬兰共享能源福利了。 要说这事儿早就有苗头了,根本不是突然翻脸,2022年4月芬兰突然喊停买俄电,张口就说“担心安全”。 结果刚过一个月,俄罗斯就断了对芬兰的供电,现在不过是补个法律手续,把“分手”这事彻底敲定。 想当年这协议多让人羡慕,芬兰能靠边境建水电站赚钱,俄方还得每年白给它19.9万度电,互相沾光了53年,妥妥的邻里合作模板。 可如今最倒霉的还是咱普通老百姓,芬兰赫尔辛基的退休阿姨卡里娜吐槽:“以前一个月电费50欧元就够了,现在直接冲到200欧,退休金一半都得交给电费单!” 这还不算最狠的,2022年刚停购俄电那会,芬兰电价直接疯涨463%,就算后来找了替代能源,现在电费还是比三年前高一大截。 而为了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芬兰砸了四十五亿欧元建核电,又投5.2亿欧元搞电网,这些真金白银最后全算到民众和小老板头上 但是俄方这边也没捞着好,以前往对方那运能源的货轮排着队,现在欧洲市场丢了,只能转头往亚洲卖。 可管道、航运都跟不上,运费涨了不少,西伯利亚的能源工人说,奖金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 更惨的是芬兰边境的商家,自从俄芬边境关闭,南卡累利阿地区每天少赚上百万欧元旅游收入,酒店、餐馆全凉了老板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意黄掉。 说到底,这哪是能源闹矛盾,分明是地缘博弈让老百姓买单,能源本是拉近邻里的好东西,硬生生变成了“较劲的工具”。 最后电价涨了、收入少了、生意黄了,受苦的全是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