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急了,多次想让中国申办奥运会,可中国完全不搭理,主要原因还是西方国家太

山河又月明 2025-11-04 12:01:48

国际奥委会急了,多次想让中国申办奥运会,可中国完全不搭理,主要原因还是西方国家太双标,而且国际奥委会太吸血,中国在2008年就深受其害… 国际奥委会急着拉中国申办奥运会,中国却始终不接茬,这事真不是咱们摆谱,实在是吃过一次亏就看清了这里面的门道——现在办奥运根本不是什么风光事,纯属是拿着真金白银给自己找罪受,谁接谁就是那个明摆着的冤大头。 先不说别的,就说奥运会这成本,自1960年以来每届平均超支179%,这哪是预算啊,简直就是个专门吞钱的“粉碎机”,你前期算得再精细,到后面该超的还是得超,而且超得让你肉疼。 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初申办时拍着胸脯说预算就1.2亿加元,结果办下来直接花了16亿,翻了十好几倍。 这笔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最后全落到了当地市民头上,硬生生交了30年“奥运税”,就连平时喝瓶啤酒都得为当年那届盛会买单,到现在那座奥运体育场还被人调侃是“债务地标”,只要一提起来,当地人都得叹口气,这哪是办盛会啊,分明是给自己背上了几十年的债务包袱。 再看国际奥委会这操作,那才叫一个“甩手掌柜”做得地道,只把最赚钱的活儿攥在自己手里,剩下的烧钱烂摊子全丢给主办国。像奥运转播权、顶级赞助商的赞助费,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肥肉,国际奥委会拿大头分账,赚得盆满钵满,可主办国要承担的呢? 场馆建设、安保防疫、基础设施改造,全是实打实烧钱的硬骨头,而且每一项都可能超支。就说东京奥运会,当初申奥时喊着要搞“节俭奥运”,预算定在73亿美元,结果一路涨到158.4亿美元,成了史上最贵的夏季奥运会。 光是新建的国立竞技场,就花了15.2亿美元,这还是换了低价设计方案后的数字,要是按最初的设计来,花的钱还得更多。 更别说后续的维护了,这体育场每年的维护费就得40亿日元,就连临时搭建的沙滩排球场地,每个月的维护费都得几十万日元,这些钱都是主办国自己掏。 后来因为疫情延期,情况更糟,65%的赞助商不愿再续期,门票还得给观众退费,周边店一家家倒闭,日本政府被折腾得焦头烂额,可国际奥委会呢?不仅没帮着分担,反而还催着追加赞助,自己稳坐钓鱼台赚钱,这操作谁看了不觉得窝火。 还有人说办奥运能留下“奥运遗产”,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遗产,大多是中看不中用的累赘。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希腊经济直接被拖入泥潭,那些为赛事建的场馆,没几年就荒废了——摔跤场馆成了流浪汉的避难所,里面堆满了杂物,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自行车馆的屋顶塌了一半,玻璃碎得满地都是,看着就像个废弃的工厂。 当初花在这些场馆上的钱,连个响都没听见,最后反而成了政府的负担,还得花钱找人看着,生怕出安全事故。 咱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得确实风光,前后花了400亿美元,虽然场馆后续也在利用,但维护成本可不低,要是把这些钱投到高铁、5G、民生工程上,带来的实际收益比养着这些场馆可实在多了,毕竟老百姓过日子,需要的是便利的交通、顺畅的网络,而不是偶尔去一次的奥运场馆。 更让人膈应的是西方国家的双标操作,他们总把奥运会当成搞政治的工具,顺他们意就夸,不顺他们意就挑刺。 就说2024年巴黎奥运会,美国一边拿着放大镜盯着中国运动员,炒作所谓的“兴奋剂问题”,一边却对自己的违规选手网开一面,有运动员明明检测出使用了类固醇,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却轻飘飘一句“受污染肉类引起的”就免予处罚,这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溜了。 要知道,中国游泳队平均每人接受了21次反兴奋剂检测,是美国队的3倍还多,国际奥委会自己都公开承认中国运动员“经受了全面检测”,可美国还是不依不饶,甚至还威胁要调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这哪是尊重奥林匹克精神啊,分明是把奥运会当成了打压别人的工具。 中国现在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靠办奥运会来证明自己的国家了,咱们的航天飞船能上天,高铁能跑遍全国,5G技术能领先世界,这些成就比拿多少奥运金牌、办多少届奥运会都更能体现实力,也更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说了,近三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平均亏损都超过100亿美元,这数字摆在那,谁看了不犯怵?国际奥委会之所以急着找中国,无非是看中咱们有实力扛住亏损,觉得咱们好说话,可咱们又不傻,当年2008年已经把该尽的义务、该展的风采都做到了,现在没必要再花这个冤枉钱。 之前2032年奥运会没人愿意办,最后没办法只能直接塞给了布里斯班,德国媒体还阴阳怪气说中国“害怕失败”,可他们怎么不想想,中国现在靠李子柒的视频能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田园风光,靠TikTok能让中国潮流走向全球,根本不用靠奥运会来刷存在感。 国际奥委会要是真为奥运会好,就该改改自己那套吸血的毛病,别总想着自己赚钱让别人买单,也别纵容西方国家搞双标,不然就算再急,也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0 阅读:384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