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猜中了 美国“翻脸”果然不认人!中国刚同意采购1200万吨大豆,双方还没来得

未央秘史 2025-11-04 11:49:24

果然猜中了 美国“翻脸”果然不认人!中国刚同意采购1200万吨大豆,双方还没来得及庆祝,美国贸易代表就宣布继续301调查!中国2024年要给美国的订单接近128亿美元,但美方对大宗商品订单一点也不留情,关税政策依旧严厉。 美方或许忘了,301调查这套单边工具早已失灵,还会反噬自身,2024年3月,美国五大工会以所谓“非市场行为”为由请愿发起新的301调查,目标直指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可这套跨域嫁接的规则工具,最终只会推高美国自身的进口成本。 依赖海运出口的大豆首当其冲,运费上涨的压力最终都会转嫁到美国农户和消费者身上,就像2025年秋收季展现的那样,1至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仅590万吨,较往年大幅下滑,中国主要粮食码头的美粮运输船靠岸艘次同比下降56%,7月后更是直接归零,取而代之的是每月40多艘南美大豆运输船源源不断靠港。 美国豆农们陷入两难,一边是创纪录的高产,一边是中国订单的缺失,大豆价格较2022年高点下跌40%,而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仍在高位,连续三年的负利润率让不少农户濒临破产,去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已上升55%,农民自杀率也高于其他人群,这种“自己坑自己”的操作实在让人费解。 美方的短视还体现在对全球供应链的误判上,他们以为中国离开美国大豆就玩不转,却没发现中国早已构建起多元稳定的采购体系。 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金额占比已达69.16%,远超美国的22.83%,巴西2024/25年度1.68亿吨的大豆产量,足以满足中国市场的大部分需求,而且巴西大豆到岸价更低、蛋白含量更适配中国饲料加工需求。 2025年5月,中国进口商仅从巴西就集中采购了240万吨大豆,相当于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这种灵活的采购调整,让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更让美方尴尬的是,中国还在不断提升大豆自给能力,2024年全国高油高产大豆种植面积达3437万亩,黑龙江主产区亩产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含油率突破20%,与进口大豆的品质差距完全消失,国产大豆市场化压榨量预计达到200万至300万吨,在饲用油用领域实现了对进口豆的直接替代,美方想靠大豆拿捏中国的筹码,早就越来越少了。 美方的单边关税政策更是得不偿失,自对华加征关税以来,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已累计损失2210亿美元,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92%的关税成本最终都由美国民众承担。 2024年5月美方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结果因遭到福特等美国企业强烈反对两度推迟生效,因为这些企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人造石墨等关键材料几乎完全来自中国,加征关税只会让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 美方频频出尔反尔,消耗的不仅是中国的信任,更是自身在全球贸易中的信誉,2020年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中方认真履行承诺,而美方却持续升级对华经贸遏制,违反协议义务,2022年全面升级芯片出口管制后,中国自美进口半导体金额下降23%。 2025年4月,美方将对华“对等关税”提高至125%,中方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对含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这种精准对等的回应,既维护了自身权益,也彰显了遵守国际规则的负责任态度。 反观美方,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规则,美方却拒不纠正,反而变本加厉,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多边主义态度,只会让更多国家对其敬而远之。 贸易的本质是各取所需、平等相待,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 2024年美国51.7%的大豆、29.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中国市场为美国创造了93.1万个就业岗位,特斯拉等美资企业在华销量持续增长,这些都是双边合作的实实在在成果。 可美方偏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在大选临近之际将对华强硬当作“政治正确”,却忘了农场主们的真实诉求是稳定的市场,而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 中国早已不是十年前的中国,在核心技术、自主供应链上的稳扎稳打,让我们拥有了应对风险的底气,多元的进口渠道和提升的自主产能,让美方的单边施压越来越失去效果。 美方如果继续抱着老思路不放,只会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掉队,中国市场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合作必须是双向奔赴,而不是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 128亿美元的大豆订单是中国递出的善意,也是美方不该错失的机遇,要是连这种实打实的合作都不懂珍惜,反而频频挥舞关税大棒,最终只会让美国农户失去重要市场,让美国企业错失发展机遇,在全球贸易格局中越走越窄。 毕竟,信誉才是国际市场最金贵的资产,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和出尔反尔的伙伴深交,这是贸易的基本逻辑,也是美方早该明白的道理。

0 阅读:63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