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后,向中央提一要求:我想要见一见粟裕将军。这请求让不少人意外——同批特赦的杜聿明等人都急着回故乡见亲人,唯有他,心心念念要见昔日战场上的“克星”。 王耀武本是山东农家子,靠黄埔军校第三期的扎实功底闯出名堂,虽不在蒋介石“五虎上将”之列,却有“五虎将外第一将”的美誉。他治军严、不扰民,抗战时带第七十四军打出“抗日铁军”威名,万家岭战役近乎全歼日军106师团,上高会战斩获国军最高荣誉“飞虎旗”,湘西会战歼敌两万八,抗日功绩实实在在。 可他偏偏遇上了粟裕。1934年谭家桥之战,粟裕设伏却因意外暴露目标,王耀武抢占高地重创红军,寻淮洲牺牲、方志敏被俘,成了粟裕一生之痛。解放战争时,两人再交锋:莱芜战役中,王耀武察觉险情想撤退,却因蒋介石干预错失良机,被粟裕全歼李仙洲集团;孟良崮战役,粟裕又打掉他的“老底子”整编74师,王耀武痛称“如同失去父亲”;最终济南战役,他因一张白色软纸暴露身份被俘。 被俘后毛泽东一句“功是过是分开算”,让他安心改造,成了战犯中最积极的一个。特赦后孤身一人的他,见面时对着粟裕立正:“败军之将前来请罪。”粟裕连忙扶起:“如今都是同志了”,还特意备了山东烧鸡,问及他母亲的腿疾。 这场会面没有硝烟,只有英雄惜英雄的释然。后来王耀武参与战史编纂,主动校正战役细节,用专业态度续写人生。在我看来,这份跨越胜负的相见,既有对过往的坦荡,更藏着对家国的共同期许,远比战场恩怨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