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大呼被耍了 “鲸鱼打架,虾米遭殃” ——这句韩国电视节目中嘉宾的调侃,道尽了中美贸易战背景下韩国的尴尬与无奈。 一边是要求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的特朗普政府,一边是与中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全球趋势,韩国发现自己被夹在两大巨人之间左右为难。 韩媒酸楚地指出,美国从中国身上“捞不到好处”,便转头向盟友“下手”,而韩国却仍在为是否紧跟美国战略而纠结。 更让韩媒破防的是,当韩国因对华政策摇摆而错失合作机遇时,美国企业的CEO们早已蜂拥前往中国,争抢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这种“被盟友当枪使”的憋屈感,让韩国舆论直呼“心情唰的一下就糟了”。 然而,抱怨改变不了现实。 在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会谈中,韩方不仅献上金色王冠模型、最高荣誉勋章和“黄金甜点”,还承诺以现金投资、造船合作等方式兑现对美承诺。 尽管韩美最终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如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但韩国付出的代价显而易见,每年200亿美元的投资上限、长期资金投入压力,以及主权让渡的风险。 与韩美的“不平等谈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元首在釜山的历史性握手。 时隔6年,中美会晤不仅持续了近两小时,更直接促成贸易战阶段性缓和,美方暂停对华关税升级、放宽出口管制,中方相应调整反制措施。 这场会谈被外界视为中美关系“止稳”的标志,而中国凭借出口韧性、科技突破和稀土筹码,在博弈中展现了与美方平等对话的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交锋的节奏完全由大国自身利益驱动。 特朗普将贸易协议缓和期设定为一年,恰与美国中期选举周期吻合,意在维持经济稳定,而中国则借机巩固与非美市场的合作,淡化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这种“鲸鱼之间的默契”,恰恰让韩国等盟友沦为博弈的配角。 韩国媒体的愤懑,本质上源于对旧秩序的惯性依赖。 长期以来,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让部分国家习惯于“选边站队”,但如今,中国以平等互利的原则打破霸权逻辑,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加速演进。 无论是中美关税谈判的拉锯,还是美国企业用脚投票拥抱中国市场,都说明一个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的经济体量与合作红利。 对于韩国而言,与其抱怨“被耍”,不如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中美贸易战已证明,盲目追随霸权不仅可能牺牲经济利益,还会错失多极时代的发展机遇。 “被耍”的委屈,终究源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唯有夯实经济与科技根基,才能在大国博弈中掌握主动。世界的多极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