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专家!”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的直言犀利,让无数网友为之点赞。确实,当前的经济政策仿佛陷入了一种怪圈:政府不断推出刺激措施,试图拉动消费,但老百姓的收入却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反而越来越难以维持生活的基本需求。这种“打鸡血”式的短期刺激,究竟能维持多久?是不是在用“糖衣炮弹”掩盖更深层次的问题? 网友们纷纷留言:“说得太对了!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消费再多也是空谈。只有真正增加人民的收入,才能让经济走得更稳、更远。”有人甚至感慨:“我们每天都在为房贷、孩子的教育费、养老压力焦头烂额,却被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收入增长。”这句话,击中了无数普通家庭的心。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矛盾不仅仅是经济数字的游戏,更是人性和公平的考验。当一部分人拼命工作,却仍然无法改善生活,另一部分人享受着所谓的“福利”时,社会的裂痕就会逐渐扩大。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更应该说“民以收入为本”。没有稳定的收入,任何政策都像是在沙滩上建城堡,终究难以长久。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出现收入停滞甚至下降的局面?是不是我们的产业结构、教育体系、就业环境出了问题?还是在于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衡?这些问题的答案,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面对这一切,公众的心声越来越强烈:希望政策制定者能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放下短期的经济数据,转而关注每一个家庭的切实需求。只有当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生活变得更有希望,经济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增长。 这场关于收入与消费的讨论,远不止是数字游戏,更是关于公平、尊严和未来的深刻命题。我们期待,不只是“刺激”,更是“增收”;不是“表面繁荣”,而是真正的“全民富裕”。只有这样,社会的矛盾才能逐步化解,未来才能真正走得更远、更稳。



高先锋
补贴的都是过剩产能,他们拿到补贴后又扩大生产,导致产能更过剩进入死循环。
海归高科技人才
发钱比补贴好!专门发零存款的家庭,每个家庭发五万每年,连续发三年!
喽布悠抖 回复 11-05 11:09
发钱不行,越穷越存,发补贴是对的,但是限制太多还要抢,那就没意思了
圆石 回复 11-05 08:50
中国人越没钱越爱存钱,没有安全感保障靠自己。
行者
打鸡血,刺激,不都是寅吃卯粮吗?高潮过后不是更加潦倒?
zxhzxh312
在断了脊梁的知识分子鼓吹下,他们不知道其实现在经济问题是很严重。经济好坏其实不在大企业国企央企而在绝大普通民众。很多都是为了面子而已。
guan
知道问题没有用,拿出具体解决办法才重要
他山之玉 回复 11-05 08:05
那是死结,解决不了的,也不是经济学家能解决的
ssm
刺激消费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谁不想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谁不想过好日子?但他首先要有这个能力,兜里要拿得出钱来。有了钱他还不会消费?还要你去刺激吗?
689753 回复 11-05 07:00
外国砖家研究技术,中国砖家研究给人挖坑。
龍的心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我也敢消费。
用户15xxx74 回复 11-05 01:35
[点赞]
牛弹琴
善于迎合低智商人群的所谓专家
huangqd
财富需要的是流动,而不是积累,怎么流动?越是让没钱人有钱花,财富就流动的越快,这就涉及到财富分配机制需要做根本性调整。
In_this_river
都在装傻充愣而已……不说破,混得过!
用户15xxx57
因为国内各行各业都非常卷,很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深切。
轮回 回复 11-05 08:04
卷孩子教育的根源在于就业,要是就业简单的话,就不会那么卷了
用户98xxx09
听到的收入增加,不包含我。
圈哥
增加收入,难道物价不涨,房价不涨,吃喝不涨?
用户30xxx10
全民每人发十万吧
伏特加 回复 11-05 08:27
发这多钱有什么意义,直接白菜都涨到10块一颗。
喽布悠抖 回复 11-05 11:16
涨工资才行,虽然物价也会涨,但是会稀释富人的财富,因为富人的收入主要来源并不是工资,整体来看利好是向打工族倾斜的
专业底板板材加工周生
每个人都知道怎回事!
用户15xxx78
增量和存量房贷利率归零,经济会不会立马起飞!
用户18xxx16
因为人口多规模大,我们国家整体实力应该是很强大的。但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离发达国家标准还差很远。过度的城镇化,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成本大增。汽车的使用成本非常高,鼓励汽车这种大件消费品下乡消费,让普通农村家庭大幅度挤占日常生活消费,生活水平反而没有提高。
Johnny
有用吗?
蔡良爱我爱人开心不穷
肥了采购的
王东方
年轻人生孩子,一胎国家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两胎奖励20万现金,免费上学就是学生不交一分钱至初中毕业,校长无法贪污,老师不准补课,国家下令取缔任何形势的补习班‘,全国统一教材,统一校服,统一歺饮,不准预制菜进校园。
乐逍遥
年轻人都基本上在拼命工作攒彩礼钱找媳妇买房子还房贷车贷,花光了父母的养老钱,你让老百姓怎么去消费呢!
用户10xxx35
如何解决广大下层阶级的后顾之忧才是正道,如每个人的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才是正道,这些社会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的社会环境下,谁敢大胆消费?谈拉动消费市场,社会公平都是空口说白话。
潘多拉
老子若有钱,用的着你刺激吗,老子不会消费?
玻璃钢灯笼
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正视过剩产能问题。理清国企私企对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束经济战争。激活内外投资活力才是关键。
伏特加 回复 11-05 08:28
[静静吃瓜]把漂亮国搞定,地球村恢复原供应商业体系,一切都解决了。
白发三千丈
社科人文领域多混混,专家教授的见解和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啥太大的本质差别,,,,,
Easy Chinese Code
沽名钓誉之徒,以为自己是群众的代言人,民粹而已,哗众取宠是也。
银砖
OK名义GDP增速小于实际GDP增速,直接说明了经济中存在着通货紧缩(简称“通缩”)的压力。 25年Q2全国经济实际增速5.0%,名义增速4.1% 部分省市25年Q3排名省份GDP总量 (亿元)实际增速 (%)名义增速 (%) 1广东省105,177 4.115 2.934 4浙江省68,495 5.758 5.2812 5四川省49,322.2 5.558 4.931 7湖北省44,875.62 6.06 5.67 9上海市40,721.17 5.558 5.181 10湖南省40,240.56 5.46 4.791 13北京市38,415.9 5.626 5.561 15江西省25,680.2 5.43 4.634 16辽宁省24,283.9 4.31 2.152 17重庆市暂缺 5.38 4.721 20山西省暂缺4.09 1.569 27海南省暂缺 3.99 1.859 30西藏2,070 7.191 5.929 31天津市13416 4.88 2.8
诗人活下去
主要是,大部分的专家都不缺钱!
不在江湖
补贴-消费意愿提高-产品销量提升-工厂生产扩大工人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增加-产品销量提升。。。。。。
随遇而安
这些经济学家整天呆在办工室想一出是一出,也不走进市场,听听底层百分之九十老百姓的呼声,一个头部主播,一场卖货几十个亿,他是争富了,可还有那么多普通家人也指望卖点东西挣钱想家,市面上的钱都市小部分龚断平台圈走了,那么头的大众哪什么去消费
老廖
部分人挣钱太易,动辄几个亿的捞。钱都集中在无需花钱的少数人手中,绝对多数却欠一屁股债。需要的人没钱,不需要的钱发霉,这才是主因。
Cry
老百姓没钱了
天人两条腿
最本质的问题在于资源的分配不均
和平鸽
兜里没钱说消费就是个鬼扯
八斗
好好好,你们都比中央懂[墨镜]
斩落满山桃花
一句话总结:谁有钱不知道消费?一个月那点死工资那叫生活物资,既不给消费的时间又不涨工资
用户10xxx87
把老百姓收入提高,老百姓才能拉动消费啊!没钱怎么消费???贷款吗?
王轶宇
哪怕不直接发钱,发消费券也是可以的。
孟戏避谈
整天吃着闲饭,刷着视频,扯着咸蛋,怎么增加收入?
潘婷
把月入过一定金额的降低,低收入的家庭发钱补贴
UC用户
有没有想过,你没被刺激到是因为你本来就不是被刺激的对象[抠鼻]
用户10xxx56
只能提出问题而拿不出实际解决问题方案的,都称不上是什么专家。许多问题一般老百姓都知道,不需要专家提醒,专家不是提出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老猫
这就是专家?拿出解决办法来才是专家该干的事,光说问题我也会,那就一嘴炮
kerry-yao
对啊,我消费还要需要你刺激吗?你怎么不刺激一下收入!
路遥
很多人工作根本养不了自己,环卫工人一个拿二千块不包吃不包住,环卫工人的上头的劳务公司仅给人介绍个工作,一个月拿的不比环卫工人少。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做事的比不做事的拿得多,做事的被盘剥养活不了自己
曾竞
一直认为我们很有钱。
体面7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工厂12小时两班倒成了标配
jone
工作都没有哪来的收入
用户17xxx96
关键是这些补贴穷人根本拿不到有钱的人拿得更多
国泰民安
各行业,特别是消费链各产业,的利润都被垄断收刮到美团、夕多多、抖音等资本平台,生产端和消费端都无利,甚至亏本在运营,……更严重的是平台财团获得的利润又被转移出去,掌握巨量财富群体不在国内消费;……而社会绝大部分普通阶层收入锐减,对前景没有信心,不敢消费……导致恶性循环
诗语芳华
补贴都被资本家撸羊毛了,然后还造成物价上涨(补贴产品变相涨价),普通老百姓根本得不到实惠。
用户43xxx99
不是生产体系出了问题,是分配机制存在问题。
用户11xxx58
把个人房贷免了,啥都事没了。
向晴一
应该把补贴留学生的金取消,用于国内民生和贫困的孩子
高兴
基领导天天说裁员,天天拼命干活,加班加点干,谁会去消费,你多放假,看看有没有人去消费?
用户12xxx10
社会总商品如果是100个,你发100块工资,每个一块钱。你发200块工资,每个两块钱。你发1000块,每个10块钱。所以啊,发的越多,东西越贵。否则,违背经济规律。你以为多发工资就能多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