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被重新提及的五十年前文件,是上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前后的外交磋商纪要,里

信息拾者 2025-11-03 14:15:39

这份被重新提及的五十年前文件,是上世纪 70 年代中日建交前后的外交磋商纪要,里面白纸黑字写着 “理解并尊重中国关于台湾是其领土一部分的立场”,如今突然被日本首相在记者会上刻意引用,时机选得耐人寻味。 就在这之前,台海局势正处于近期的紧张高点。 解放军东部战区的多支战机编队刚在台海一线完成实战化训练,歼 - 10 机群的空中封锁演练和轰 - 6K 的精准打击模拟,透过 “吉林一号” 卫星的高清影像看得一清二楚。 美国那边也动作不断,特朗普在亚洲之行的专机上公开谈论台海,国务卿鲁比奥更是直言 “不会为与中国达成协议放弃台湾”,但兰德公司等智库又抛出 “支持渐进式和平统一” 的建议,这种矛盾表态让局势更添变数。 日本夹在中间,既想跟着美国的节奏,又怕真的触怒中国,翻出旧文件成了最稳妥的 “表态艺术”。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玩这种 “微妙平衡” 的把戏。 自从岸田政府把中国视为 “空前最大战略挑战”,出台新版安保三文件构建 “反击能力” 后,在台海问题上就一直左右摇摆。 一方面,自民党高层不断鼓吹 “台湾有事即为日本有事”,麻生太郎甚至公开说 “台湾有事是日本存亡危机”,还计划把冲绳的 16 处机场港湾改成 “有事据点”,连疏散离岛居民的演练都搞了好几次。 另一方面,真要触及核心立场时又立刻后退,就像这次引用旧文件,既给足了中国面子,又能向美国表明 “没完全站边”。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日本的战略算计里。 这些年日本一直想借台海问题 “借船出海”,借着 “应对台海危机” 的由头,突破 “专守防卫” 原则,去年还加急向美国采购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把交付时间提前到 2025 年底。 经济上更是打得精明算盘,一边拉拢台积电去熊本县建厂,想把台湾绑进 “芯片四方联盟”,一边又怕台海真的出事打断半导体供应链 —— 要知道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业,根本离不开台湾的芯片。 这种 “既想搅动局势又怕引火烧身” 的心态,让旧文件成了最好的缓冲。 美国的态度也在推着日本走钢丝。美日同盟升级后,日本被推到了涉台 “急先锋” 的位置,G7 联合声明里塞进涉台内容、美日澳三边会谈提及台海安全,都是日本帮着促成的。 但美国自身态度反复,智库和政客说法不一,日本心里也没底。万一真的激化矛盾,美国未必会全力撑腰,自己反而可能先遭殃。 所以翻出五十年前的文件,相当于给中国递了个 “软钉子”,暗示 “我们没忘过去的默契”,同时也给美国留了台阶,称得上一举两得。 从文件内容到引用时机,再到背后的军事和经济布局,能看出日本的小心思藏得极深。既想借着台海紧张推动安保战略转型、强化与美国的捆绑,又想靠着旧文件稳住中国;既想在半导体等领域拉拢台湾,又怕局势失控影响自身利益。 这份五十年前的文件,就这样成了日本在大国博弈中最灵活的 “挡箭牌”,既表明了姿态,又没把路走死,把 “微妙” 二字玩得淋漓尽致。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信息拾者

信息拾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