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官威啊!”这句话,或许是很多人心底最真实的写照。就在山西大同的一所高校门口,一幕令人愤怒又心酸的场景再次点燃了公众对“权力”与“底线”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名女生在校门口买吃的,突然被工作人员无端夺走了电动车的钥匙。女生焦急地哭着求回,却换来一句冷漠而刺耳的话:“看我给不给你……”这句话仿佛是在告诉她:在这里,你的权益只是我手中的一枚棋子。这一幕,瞬间引发了现场学生和路人的愤怒,也在网络上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说,这不过是“校园里的小事”,但细细想来,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制度的缺失与权力的滥用。学校工作人员,难道真有“抢夺学生财物”的权力吗?难道在校园里,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可以被随意践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的“官威”事件屡见不鲜:校方封锁学生的表达、老师滥用职权、甚至学生权益被无视。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是某些“官员”心中的那份“特权心态”。他们或许觉得,自己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就可以肆意指挥、随意践踏学生的尊严和权益。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官威”到底来自哪里?是制度的漏洞,是监管的缺失,还是人性的自私?答案或许都在其中。权力本应是为了服务,而非成为压迫的工具。正如一句话所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当权力变成了“威胁”,那就变成了社会的毒瘤。 更令人心碎的是,这名女生的哭泣不仅仅是为了那把钥匙,更是对一个公平、尊重、守法社会的呼唤。她用自己的无助,唤醒了我们每个人对“底线”的坚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每个人都能勇敢发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那些“官威”还能继续横行吗? 这件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它提醒我们,社会的正义不应只停留在嘴上,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去守护。我们期待,学校、社会、每一个管理者,都能从中反思:权力的本质是责任,而不是压迫。只有当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尊重、充满正能量的环境,才能让“官威”不再成为社会的阴影。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让“官威”成为我们的常态?让我们一起为权益发声,为公平呐喊。因为,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站出来,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