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理突然宣布! 11月3日消息,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于1日签署

窗前观月的闲人 2025-11-03 09:07:48

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理突然宣布! 11月3日消息,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于1日签署命令,终止与芬兰关于武奥克萨河水电站能源开发协议的第三和第四条,理由是芬兰自2022年4月起就单方面拒购俄电,俄方自然不再承担补偿性能源供应义务。 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早有伏笔,根本不是空穴来风。芬兰2022年跟着对俄加码后,俄罗斯先是断了天然气,后来连木材都停供了,这次终止协议不过是“新账旧账一起算”,毕竟能源合作从来都是双向的,哪有一方断了需求还让另一方守义务的道理。 这份1972年签的协议签署至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可不是随便的纸面约定,武奥克萨河上的伊马特拉水电站,半个多世纪里都是两国互相给台阶的见证。我见过不少跨境合作,核心都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补偿性能源条款本是互利的纽带,现在一方先剪了线,另一方自然没必要硬扛。 芬兰当初拒购俄电的决心挺狠,2022年4月4日直接一刀切,要知道俄电占了他们10%的用电量。这就像过日子,明知家里10%的口粮靠邻居,却非要硬气断供,背后肯定是押注了西方能兜底,可现实往往不如预期。 更有意思的是断供的直接导火索,俄罗斯电力公司是因为收不到电费才在当年5月14日停供的。商业合作最忌“赊账还摆谱”,芬兰一边拒付电费,一边喊着“不受影响”,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其实已经断了回头路。 芬兰嘴上硬撑,身体却很诚实。为了补电力缺口,又是对接北欧电网,又是赶工奥尔基卢奥托3号核电站,可2024年底连接爱沙尼亚的海底电缆突然中断,还是暴露了外供依赖的脆弱性。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这是我观察国际合作多年最实在的感悟。 付出的代价更是肉眼可见。2025年芬兰GDP增速从1.3%掉到1%,电价硬生生涨了463%,冬天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还得准备限电。那些喊着“制裁无伤大雅”的政客,恐怕没体会过普通家庭缴电费时的心疼。 产业层面更是惨不忍睹。造船、物流、矿产这些曾经和俄罗斯深度绑定的行业,现在只剩不到10%的企业勉强存活。汉希基维核电站项目烂尾,福腾公司俄资产被接管,这些真金白银的损失,最终还是要老百姓买单。 有人说俄罗斯是“报复”,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契约精神的底线。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芬兰当初为了加入北约选边站,就该想到会失去俄罗斯这个“能源邻居”。小国家在大国博弈里找安全感没错,但把经济命脉押在别人身上,本身就是赌局。 最讽刺的是,芬兰现在偶尔还得向俄罗斯出口电力赚差价,因为北欧电价低到没利润。曾经的稳定供应变成现在的投机买卖,这波操作真是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演绎得淋漓尽致。 合作的本质从来都是对等,你断我能源采购,我停你补偿义务,没毛病。芬兰的经历给所有小国提了个醒:选边站可以,但得先算清代价,别到最后安全没捞着,经济还垮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3

猜你喜欢

窗前观月的闲人

窗前观月的闲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