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年,魏国大将夏侯霸投降蜀汉,姜维带人迎接,没想到夏侯霸竟然直接越过他,紧紧握住了一员老将的手道:“久闻足下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我有一种好像遇见了知心老友的感觉。”[大侦探皮卡丘] 249年秋天,魏国征西将军夏侯霸逃进了陇西的山林,他是夏侯渊的儿子,因为司马懿杀了曹爽,怕自己也跟着倒霉,只能往蜀汉跑。 夏侯霸这一路逃得够狼狈,在山里迷了路,带的粮食吃完了,最后连马都杀了充饥。 蜀汉听说他要来投奔,姜维亲自带人去接。接到之后,夏侯霸见到的第一个人却不是姜维,而是后主刘禅。 这里头确实有亲戚关系,夏侯霸的堂妹当年被张飞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后来都嫁给刘禅当了皇后。 算起来,刘禅的儿子还真流着夏侯家的血。有了这层关系,夏侯霸在蜀汉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直接被封为车骑将军。 这时候夏侯霸已经六十多岁了,按说该享清福了。可他不甘心就这么过日子,跟着姜维到处打仗。 那次洮西之战,夏侯霸和姜维、张翼带着几万人打魏国,把雍州刺史王经打得落花流水,杀了魏军好几万人。 夏侯霸不光能打仗,眼光也毒。他跟姜维分析过魏国的局势,说司马懿现在忙着整顿内部,暂时打不过来。 但他特别提醒姜维注意一个叫钟会的年轻人,说这人以后可能是大患。后来钟会果然成了灭蜀的主将,夏侯霸这眼光确实准。 刚到蜀汉那会儿,夏侯霸想跟名将张嶷交个朋友。张嶷直接回了句“仆未知子,子未知我”,意思是咱俩还不了解,等三年再说。 这话虽然听着不客气,但也说明降将在蜀汉要取得信任,得慢慢来。 从立誓要给父亲报仇的魏国将军,到为蜀汉卖命的车骑将军,夏侯霸这辈子的转变够大的。 但你要说他背叛了什么,其实也不尽然。在他看来,曹魏的江山已经让司马家给抢了,蜀汉才是正统汉室的延续。 夏侯霸最后死在了成都,蜀汉还给他追了谥号。他在蜀汉待的时间不算长,但这段经历挺能说明问题的。 三国后期的政治斗争,远比小说里写的复杂。像夏侯霸这样的人,既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也不是什么民族英雄,就是个在乱世里求活的人。 他的选择对不对,这事没法简单评判。曹家女婿投奔杀父仇人的国家,听着确实别扭。 但你要是站在他的位置想想,留在魏国是死路一条,投蜀汉至少还有活路。 夏侯霸这个人挺真实的,他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角色,有私心有抱负,也有无奈有妥协。 网友热评: “夏侯霸的选择完全是形势所迫,保命要紧。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对曹爽一党进行清洗,作为曹家核心圈子的夏侯霸,如果不跑,“结局估计跟夏侯玄一样,回去就是送人头”。 “想想也是绝了,老爹被蜀汉杀了,自己半辈子都在抗蜀,最后居然要投奔杀父仇人,还得帮仇人打自己曾经的祖国”。 “夏侯霸在蜀汉能站稳脚跟,张飞娶了他堂妹夏侯氏,而夏侯氏的女儿后来成了刘禅的皇后这层亲戚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无论在哪个时代,有关系都好办事。” “夏侯霸在蜀汉并非虚度光阴,他参与了洮西之战等军事行动,确实为蜀汉立下了功劳。” “他作为从魏国来的高级将领,对敌情非常了解,他的情报和建议对姜维的北伐有重要价值。所以蜀汉接纳他,也是一笔划算的“人才引进”。” 如果你是当时的夏侯霸,在明知留下必死无疑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忠于曹魏慷慨赴死? 还是像他一样,放下父仇投奔蜀汉寻求生路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理由! 信源: 《三国志》 《资治通鉴》 《华阳国志》

a一心一意又如何
然后就出现了,卫将军姜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出征[抠鼻]
大马
杀他爹的是黄忠,他投的是刘禅,这也说的过去。他以前的国是他们曹家的,现在曹家都被杀了,难道还跟着杀曹的司马家混?
用户16xxx06
世族大家本来都沾亲带故 从来不斩尽杀绝,你个司马老贼坏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