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平均寿命为什么那么短?按现在的说法,他们吃的蔬菜都是天然绿色,没有农药残留

史之春 2025-11-02 22:47:35

古人的平均寿命为什么那么短?按现在的说法,他们吃的蔬菜都是天然绿色,没有农药残留;作息规律,因为晚上舍不得点蜡烛,所以没有通宵熬夜的加班。可为什么他们的寿命都不长呢?   因为古人“天然绿色”的饮食,其实远没想象中安全。现在咱们怕农药,可古人的问题是“吃不上”和“吃不对”。先说吃不上,太平年景还好,一闹天灾人祸,地里没收成,就得吃树皮、观音土,这些东西根本没法消化,吃多了直接胀死。   就算有粮食,储存也是大麻烦,没有冰箱,夏天粮食放几天就发霉,长出的霉里藏着毒,吃了伤肝,慢慢就把身体拖垮了。再说蔬菜,确实没农药,但产量低啊,冬天基本见不着新鲜菜,只能吃腌菜,腌菜里的盐太重,古人又缺别的营养,时间长了容易得水肿病。而且古人吃饭很少能吃到肉和蛋,蛋白质跟不上,身体抵抗力差,一点小病都扛不住。   更要命的是喝水这件小事,现在咱们喝的水要么过滤要么烧开,古人哪有这条件。河边、井里的水看着干净,其实全是细菌和寄生虫,大肠杆菌、血吸虫藏在里面,捧起来就喝,等于把病菌往肚子里送。   夏天一到,雨水把牲口粪便冲进河里,喝了就容易得痢疾,上吐下泻,普通人家里没药,只能硬扛,扛不过去就没了。张仲景这些名医早就提醒过要注意饮水干净,可老百姓哪有办法,烧开水要柴火,柴火在古代也是金贵东西,哪能天天烧。就这一口水,不知放倒了多少人。   再说说那“规律作息”,其实是逼出来的,背后全是无奈。古人早睡是因为没蜡烛,可天一黑就睡觉,也意味着户外活动少,尤其是冬天,见不着太阳,身体里缺了维生素D,骨头就不结实,免疫力也差。   而且古人哪有“退休”的说法,农民一辈子种地,工匠一辈子干活,全是重体力活,年轻时还好,年纪稍大就一身劳损,腰腿疼是常事,又没地方治,只能熬着。就像现在工地上干重活的人,老了容易落毛病,古人更是这样,身体早就被累垮了。   最躲不开的还有战乱和瘟疫。古代改朝换代全靠打仗,一场仗打下来,青壮年死一大堆,比如五胡乱华的时候,老百姓躲战乱都来不及,饿肚子、被刀兵所伤,平均寿命直接跌到二十岁左右。   就算不打仗,瘟疫也常来凑热闹,天花、霍乱一爆发,一个村子都可能死一半人。明朝末年的瘟疫,城里街上全是死人,医生都不敢出门,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死。古人不知道瘟疫是病毒传播,还以为是老天爷降罪,搞些迷信活动,根本没用,瘟疫过后,村里往往十室九空。   其实要是能熬过这些关,古人也能活不少岁数。比如那些当官的、有钱的,能喝上烧开的水,吃得上有营养的东西,生病了还有好医生看,活到五六十岁很常见,甚至有活过七十的。但普通老百姓哪有这条件,婴儿夭折多、小病扛成大病、战乱瘟疫躲不开,这些加起来,就把平均寿命拉得特别低。   所以说,古人寿命短,不是因为吃的不“天然”、作息不“规律”,而是缺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没有干净的水、没有安全的食物、没有靠谱的医疗,还总被战乱瘟疫折腾。现在咱们觉得平常的东西,比如烧开的水、一片退烧药、一支疫苗,在古代都是奢侈品。能活在现在,不用闯那些生死关,才真是福气啊。

0 阅读:828

评论列表

老强巴

老强巴

5
2025-11-03 03:12

主要是新生婴存活率低,尤其是破份风百白破麻症这类传染病杠不过去只要过了幼儿关也能活到六七十岁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