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货币的锚定物——电力! 未来世界货币的锚定物,大概率不是越挖越少的

小茹吖 2025-11-02 14:55:00

未来世界货币的锚定物 —— 电力! 未来世界货币的锚定物,大概率不是越挖越少的黄金,也不是被地缘政治绑死的石油,而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电力。 这条赛道上,中国正憋着一股劲,要实现能源领域对欧美的真正超越。 中国的能源痛点其实很鲜明。我们 70% 的石油都得从国外买,这些进口石油里,又有 70% 要挤过马六甲海峡这个 “咽喉要道”。 更关键的是,这海量石油里,70% 最终都喂给了汽车产业。 马六甲海峡的局势从来不算稳,一旦地缘冲突升级,或者有国家搞封锁,国内的汽车就可能趴窝,工业生产也得跟着受影响。 这种 “卡脖子” 的滋味,谁都不想一直尝。而电力,恰恰能解开这个死结。 如果电力能全面替代石油成为主要动力源,如果可再生能源能顶替化石能源成为电力的主力,后内燃机时代的中国,绝对能称得上 “雷神国家”。 这不是空想,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早就不是跟跑者,而是全球的领航员。 2023 年,中国的光伏装机量已经突破 6 亿千瓦,这个数字占了全球光伏总装机量的一半还多。 不管是西北的沙漠戈壁,还是东部的屋顶厂房,都铺满了太阳能板,这些板子一年发的电,能满足两个中等省份的全年用电需求。 风电领域同样强势,累计装机量超过 4 亿千瓦,海上风电更是领跑全球,广东、江苏的海上风电场,一台风机转一圈就能发 30 度电,够一个普通家庭用十天。 光会发电还不够,得能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超级动脉”。 目前已经建成 “九交十直” 的特高压电网,能把西部沙漠的光伏电、北部草原的风电,稳稳当当送到东部沿海的工业重镇和南方的人口密集区。 电力替代石油的核心场景,汽车产业已经给出了答案。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连续 8 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 年出口量达到 173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 60%。 这些车跑在路上,烧的不是汽油而是电力,而这些电力里,越来越多来自光伏和风电。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自主化率超过 95%,锂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更是达到 65%。 当全世界都在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时,其实就是在间接消耗中国生产的电力,电力的价值自然水涨船高。 为什么电力能成为未来世界货币的锚定物?黄金虽然稀缺,但不能再生,也没法直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石油被少数国家垄断,地缘政治一有风吹草动,价格就剧烈波动。 电力却不一样,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中国能稳定提供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 从光伏组件、风机制造,到特高压输电、储能设备,中国的技术和产能都牢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欧美在这条赛道上已经明显落后。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限于土地面积和环保争议,风电项目经常因为影响鸟类栖息地被搁置,光伏装机增速连续三年下滑。 美国的电网系统老化严重,输配电损耗率比中国高 8 个百分点,特高压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可再生能源发的电经常因为没法并网而白白浪费。 他们想追,但中国已经形成了技术、产能、市场的闭环优势,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未来的全球竞争,本质上是能源赛道的竞争。中国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用特高压输电,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力生态链。 当电力成为世界货币的锚定物,中国不仅能实现能源领域的超越,更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0 阅读:64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