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航天研究所所长却急着“踩刹车”?背后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1-02 10:58:06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航天研究所所长却急着“踩刹车”?背后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 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提到,伊朗接入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一个“临时方案”,这一表态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讨论和解读。 现在,伊朗不仅需要借助外力,来摆脱眼前的安全困境,还希望通过这一过渡方案,为未来的技术独立铺平道路。 在选择北斗之前,伊朗在使用美国GPS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这项技术从便利的工具逐渐转变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 美国GPS的作用原本是提供民用定位服务,但在近年来,伊朗频繁遇到GPS系统失效的问题,尤其是在民用和经济领域。 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有多达970艘船只的AIS(自动识别系统)出现异常,反映出GPS在该地区的定位误差和不稳定性。 更严重的是,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到国家安全,尤其是2011年美军无人机被伊朗击落,2020年苏莱曼尼将军被暗杀事件,背后都与美国GPS的定位和监控技术,有着密切关系。 当GPS技术,成为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工具时,伊朗便迫切需要寻找一个不受西方干预的替代方案,北斗系统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选择,北斗在亚洲地区的民用精度优于GPS。 而且其短报文通信能力,在断网或受到干扰的环境中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够在0.5秒内传输位置数据,这对于伊朗在复杂地理环境中,尤其是在山区作战时至关重要。 但是,伊朗并没有打算长期依赖北斗系统,早在2022年,伊朗就把其“数字主权”项目的一个关键步骤,显然它希望通过吸收和消化北斗技术,为自主研发导航系统奠定基础。 亚兹达尼安的“临时方案”这一表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宣言,表明伊朗不希望被任何大国所左右,它希望在维持战略自主的同时,找到平衡和过渡的办法。 事实上,伊朗的航天事业有着较长的历史,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伊朗就已经开始了航天探索。 如今,伊朗不仅拥有Simorgh运载火箭,还由革命卫队主导的Noor系列军用卫星,分辨率可达到5米,尽管如此,伊朗要真正完成国产导航系统的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全球导航系统,通常需要至少24颗卫星,还需要解决原子钟等高精尖技术问题。 而目前伊朗计划发射的卫星,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的全球定位网络,更糟糕的是,外部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朗在获取芯片、材料等核心组件方面面临困难。 有伊朗官员私下承认,要实现国产导航系统的理想,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 从根本上讲,伊朗的导航战略,是在现实需求与长远目标之间寻求平衡,接入北斗是伊朗眼下的务实选择,它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技术依赖的问题,并为未来的自主研发争取时间。 同时,宣称要自主研发导航系统,则是伊朗追求数字主权的雄心,它希望在未来不再依赖任何外部力量,而是依靠自身技术来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在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竞争核心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依赖外国的技术和系统将会带来风险。 因此,像伊朗这样的国家,开始通过务实合作和技术自主的双重路径,来应对这一挑战,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全球技术格局中,类似的务实合作与战略对冲将成为常态。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GPS频繁中断,伊朗高官:希望接入中国北斗,更安全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