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的消息在机场还没散场,特朗普的专机离开东京几个小时,日本这边就丢出一锤,高市早苗把美国提出的停进口俄罗斯LNG的要求拒掉,媒体用了“闪电反水”这个词,话题从暗处走到明处,人都看着日美这一条线在拉扯。 特朗普的专机刚从东京起飞,日本政坛就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变脸大戏。谁能想到,就在几小时前还与特朗普称兄道弟的高市早苗,转眼间就给了美国一记漂亮的回马枪。 这事儿的时间线卡得极具戏剧性。就在三天前,10 月 28 日,高市早苗还在东京赤坂的迎宾馆与特朗普举行就任后的首次正式会谈,当时面对美方的能源施压,日方只是含糊其辞,没给明确答复。 可等到特朗普的专机离开东京不过几小时,日本政府官员就对外透露,高市早苗已明确表示 “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难度很大”,甚至直接请求美国 “理解日本的能源需求”。这种会谈时隐忍、送走客人就表态的反差,让外界清晰感受到日美之间的拉扯有多紧绷。 高市早苗敢如此 “反水”,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对俄罗斯 LNG 的依赖早已深入产业链。目前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近 9%,这个数字看似不高,却牵扯着日本两大财团的核心利益。 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都持有俄罗斯 “萨哈林 2 号” 项目的股份,前者占 12.5%,后者占 10%,而这个项目正是俄罗斯远东最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基地之一。 更关键的是,就在一个月前,俄罗斯能源部还透露,日本计划到 2025 年将俄 LNG 进口量提高一倍,从每年 800 万吨提升到更高规模,双方甚至已敲定政府间合作框架来推进这事。要是突然停购,不仅会让日本企业蒙受巨额投资损失,还得重新寻找替代气源,成本和时间都耗不起。 美国的施压其实早有预谋。在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已于 10 月 15 日在华盛顿会见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当时就明确提出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要求,还敦促日本参与对俄石油公司的制裁。 美方的算盘很明确:一方面想通过切断能源渠道施压俄罗斯,另一方面也盼着日本转而加大进口美国 LNG,毕竟此前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就曾承诺增加对美天然气采购,特朗普还公开强调这能 “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 可美国 LNG 的性价比实在没优势,比如阿拉斯加气田项目需要修建 1300 公里管道才能运输,成本最终得由日本承担,这让日本企业一直心存顾虑。 对比欧洲的做法,更能看出日本的无奈与现实。虽然欧盟已同意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今年前三季度俄对欧 LNG 出口量也下降了 10%,但欧洲有美国 LNG 补位,美国对欧出口量暴涨 60%,占了欧洲进口量的六成。 可日本的能源格局完全不同,除了俄罗斯,其 LNG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短期内很难找到能承接 9% 份额的替代方,贸然停购只会引发国内能源价格波动,这对刚上任的高市早苗政府来说,无疑是政治冒险。 日美之间的能源博弈其实早有伏笔。2019 年以来,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余额连续五年居首,到 2023 年已达 8000 亿美元,前首相石破茂甚至承诺要提高到 1 万亿美元,试图用投资换取美方在贸易和能源问题上的让步。 但特朗普政府显然不满足于此,多次放话 “贸易逆差没消除就考虑加征关税”,这让日本陷入两难 —— 既要维持日美同盟关系,又不能牺牲本国能源安全和企业利益。高市早苗的 “闪电反水”,本质上就是这种两难处境的集中爆发。 现在国际社会都在盯着日美接下来的动作。美方会不会因为能源拒购问题对日本动用关税大棒?日本又能否在 “讨好美国” 和 “保住俄气源” 之间找到平衡? 这场围绕 LNG 展开的拉扯,不仅关乎三国的能源布局,更折射出同盟关系在现实利益面前的脆弱性。高市早苗这步险棋,究竟是暂时的战术妥协,还是日美关系松动的信号,恐怕还要看后续的博弈结果。 信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