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若荷兰ASML彻底摊牌,停止维护中国上千台光刻机”的讨论引发行业震动

车一路向前开 2025-11-01 10:43:37

近日,关于“若荷兰ASML彻底摊牌,停止维护中国上千台光刻机”的讨论引发行业震动。有人担忧此举将重创中国芯片制造业,但更多声音指出:危机背后,恰是破局之机。 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美国这两年步步紧逼,逼着荷兰政府给ASML套枷锁,先是禁售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后来连咱们一直在用的DUV光刻机,连维护许可都要卡着不续了。要知道光刻机这玩意儿娇贵得很,一台就有10多万个精密零件,光维护就得靠ASML原厂工程师24小时盯着,换个核心模块动辄几百万美元,缺了官方维护,故障一周就得亏500万,全年损失能超10亿。 但咱可不是坐以待毙。面对ASML的“断供威胁”,中国企业直接拿出了合同“杀手锏”:长江存储、中芯国际这些大厂明确表态,要是ASML敢停维,就援引合同里的服务保障条款,要求原价回购那上千台光刻机,算下来总金额得有5000亿人民币。这招太狠了——这些设备型号杂乱,ASML回购后根本没法转售,而且5000亿几乎是它全年营收的绝大部分,真要赔起来现金流得直接崩。 更硬气的是后续反制:要是ASML拒绝回购,咱们就有权不承认它在华的所有光刻机专利权,允许国内企业免费使用相关技术。要知道ASML能垄断市场,靠的就是密密麻麻的专利壁垒,这一下等于直接抽掉了它的核心护城河。难怪ASML高管早早就警告过,“禁令只会制造对手”,现在看来真是一语成谶。 其实就算没有反制手段,咱们也早留了后手。这两年ASML逐渐收紧维护后,中芯国际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维修团队,现在30%的DUV故障都能独立搞定,虽然成本比原厂高40%,但至少不用完全看人脸色。而且上海微电子早就联手企业搞国产DUV研发,原型机已经测试到良率80%,虽然规模化还需要时间,但至少摸到了门径。 更关键的是,这种“倒逼”反而让国产供应链加速成型。以前总有人觉得“买现成的更省事”,现在没了退路,从激光光源到浸没式镜头,各个环节都在猛追。就像华为靠着DUV的多重图案技术,硬是做出了7nm芯片,虽然初期良率低、成本高,但好歹打通了技术路径。这种在压力下的突破,比任何政策扶持都管用。 再说ASML自己也骑虎难下。中国市场占了它近30%的销售额,去年光营收就有49亿欧元,真把中国市场逼成“对手盘”,它的全球份额只会一路下滑。现在荷兰政府和ASML已经出现立场分歧,一边要听美国的话搞限制,一边要保自己的饭碗,这种内耗恰恰给了咱们争取时间的机会。 所以说,“停维危机”看着吓人,实则是打破技术依赖的“催化剂”。以前咱们是“带着枷锁跳舞”,现在枷锁快勒紧了,反而逼着自己练就“脱枷”的本事。上千台光刻机确实是宝贵资产,但自主可控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底气。

0 阅读:650

评论列表

我为歌狂

我为歌狂

4
2025-11-02 10:20

你猜人家会回过吗?别天真了,斗争远远比想象的复杂。

chaboshi

chaboshi

4
2025-11-02 11:37

敢断掉售后服务就让阿斯麦死无葬身之地

车一路向前开

车一路向前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