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30日表示,特朗普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将每年购买2500万

自由轻羽事 2025-10-31 21:55:47

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30日表示,特朗普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将每年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其中1200万吨立即交付。 美国财长贝森特这番看似敲定合作的表态,实则与中方立场存在明显差异。釜山峰会期间中美仅就相关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具体细节尚未得到中方确认,后续仍需根据实际形势推进谈判。 大豆贸易从来不是简单的“买与卖”,背后牵动着两国产业链上下游的切身利益。中方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每年大豆进口量稳定在1.1亿吨左右,这些大豆加工成的豆油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产出的豆粕则成为养殖行业的核心饲料,直接关系到民生供给与产业稳定。 过去多年,美国大豆在中打你市场的占比维持在20%左右,这一份额既体现了中美农业合作的互补性,也印证了中打你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开放态度。但贸易合作的基础从来都是平等与尊重,而非一方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贝森特口中的“协议”,若想真正落地,美方还需拿出足够的诚意。中打你市场从不排斥优质供给,但也绝不会在贸易中忍气吞声。近年来,我们早已跳出单一依赖的格局,构建起“内外兼修”的大豆供应体系。 对内,通过补贴扶持、技术推广等方式,国产大豆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自给能力稳步提升。对外,进口渠道早已多元开花,巴西长期稳居中方大豆进口第一大来源国,阿根廷、俄罗斯等国的供应份额也在持续扩大,新兴市场的合作更是不断拓展。 这样的布局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为了抵御市场波动与贸易风险,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美方若以为凭借单一协议就能绑定中方市场,未免太过天真。回顾过往,美国曾因关税政策让本国农产品出口损失近260亿美元,农民收入大幅下滑,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 大豆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方需要稳定的供应保障民生,美国豆农需要广阔的市场实现收益,这本是一拍即合的好事。但如果美方抱着“霸权做派”,在贸易中附加政治条件、肆意破坏规则,中方完全有能力、有渠道找到替代货源。 全球大豆市场货源充足,愿意与中方真诚合作的国家不在少数,美方若执意我行我素,最终只会让本国农民错失巨大的市场机遇。中方对美大豆采购的态度始终明确:合作可以,但必须基于平等互利、规则透明的前提。 釜山峰会带来的积极信号,是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契机,而非美方单方面提条件的资本。20%的市场份额,既是过往合作的成果,也是美方能够争取的合理空间,只要美方端正态度,摒弃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维持甚至扩大这一份额并非难事。 但如果继续抱着“我说了算”的傲慢心态,无视我们的核心关切,再好的“协议”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贸易合作讲究“你情我愿”,更看重“长久稳定”。美国豆农的利益,终究取决于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是否明智。 将农产品贸易政治化、泛安全化,只会破坏合作的根基,让两国农民和消费者都蒙受损失。1200万吨的立即交付也好,2500万吨的年度采购也罢,最终能否落地,关键看美方是否能收起霸权思维,用真诚与务实取代傲慢与施压。 中美农业合作的空间广阔,大豆贸易本可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而非“绊脚石”。希望美方能够认清形势,珍惜合作机遇,以平等对话化解分歧,让大豆贸易真正惠及两国人民,这才是符合双方根本利益的正道。

0 阅读:85

猜你喜欢

自由轻羽事

自由轻羽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