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

春雨里漫步身影 2025-10-31 21:04:54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机,只要含有不低于0.1%的中国来源稀土成分,无论其最终产自何地、途径哪里,都必须向中国申请出口许可,并详尽披露其用途、用量及最终用户,其二,对用于制造14纳米及更先进逻辑芯片、高端存储芯片的关键设备及材料,启动更为严格的“逐案审批”制度。 中国稀土新规一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屏住了呼吸。0.1% 这个数字看着小,却像把手术刀,直接切中了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要害。 ASML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每台都需要超过10公斤的钕铁硼磁体。这些磁体全靠中国的镝、铽元素来保证性能,没了它们,光刻机精度根本达不到要求的±2纳米。德国蔡司给ASML特制的镜头,也必须用中国的高纯度镧玻璃来消除像差,全球90% 的供应都握在中国手里。 新规里的"逐案审批"更让美国军工企业头疼。F-35战斗机生产线天天面临巨额损失,关键部件库存据说只能撑90天。 ASML自己也不好过。他们第三季度营收已经环比下降2.28%,净利润也下滑了6.8%。现在他们最急的是库存——钕铁硼磁体只够维持8周生产。万一供应链断了,EUV光刻机每月可能少生产15-20台,一年损失最高达43亿欧元。 欧盟赶紧开了紧急会议。欧洲车企也慌了,大众、宝马的电机生产线都依赖中国钕铁硼磁体,停产风险就在眼前。 美国想反击,但力不从心。他们的芒廷帕斯矿中重稀土含量还不到5%,开采成本是中国的3倍以上。MP Materials公司的磁材生产线到现在都没能规模化量产,产品纯度根本比不上中国。 中国企业 meanwhile 悄悄建起了技术护城河。中科院研发的"晶界扩散"技术,让重稀土用量减少了70%。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领域的专利占比超过全球60%,这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追上的。 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缅甸、越南的稀土基地通过"一带一路"连接起来,中俄合资的"贝加尔稀土"项目预计2026年就能投产。 中国这次出手很讲究。商务部明确说"不是禁止出口,而是规范出口"。民用领域继续开放,军事用途严格管控,这一下就让西方阵营出现了裂痕。 光刻机的命运牵动着全球芯片行业。ASML的EUV光刻机交货周期已经从12个月拖到18个月。三星、台积电的2纳米芯片量产计划都得重新调整,2026年全球先进制程产能可能缩减15%。 日本的尼康和佳能看到了机会。他们的28纳米DUV光刻机售价只有ASML同类产品的60%。如果ASML长期受困,中端市场可能要重新洗牌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春雨里漫步身影

春雨里漫步身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