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其一,任何光刻机,只要含有不低于0.1%的中国来源稀土成分,无论其最终产自何地、途径哪里,都必须向中国申请出口许可,并详尽披露其用途、用量及最终用户,其二,对用于制造14纳米及更先进逻辑芯片、高端存储芯片的关键设备及材料,启动更为严格的“逐案审批”制度。 说真的,这新规一出,才算真正让西方知道咱们手里有硬家伙,之前这些年,咱们真是受够了他们的气,拿着芯片、光刻机当武器,又是限制出口又是搞技术封锁,把咱们的高端制造卡得难受。现在好了,风水轮流转,主动权终于到了咱们手里。 第一条就说了,不管哪国造的光刻机,只要含咱们中国的稀土成分超 0.1%,不管你在哪儿生产、走哪条路运,都得先找咱们申请许可,用途、用量、谁最后用的都得交代清楚。 可能有人觉得 0.1% 这数太小,是不是没啥用?恰恰相反,这正是咱们算得精准的地方,因为那些高端光刻机里,根本离不了咱们的稀土。 荷兰 ASML 公司不是牛吗?全球就他们能造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一台卖 2 亿美元,比好几架波音飞机还贵。 可再金贵的机器也有软肋,它里面驱动磁悬浮工作台的关键部件,必须用掺了镝和铽的钕铁硼磁体,这两种重稀土咱们中国占了全球 90% 以上的储量,而且提纯加工技术更是没人能比。 这磁体就像光刻机的 "腰杆子",没它那工作台根本动不起来,更别说刻出精细的芯片电路了。 再看第二条,对造 14 纳米及更先进芯片的设备材料搞 "逐案审批",这招更狠。 14 纳米芯片现在是高端手机、人工智能这些领域的刚需,可造这芯片的设备,小到关键材料大到核心机器,哪样都离不开稀土。 有人可能会问,咱们凭啥能这么硬气?底气就在咱们手里的稀土家底和技术实力。全世界近一半的稀土储量都在咱们这,2024 年的产量占了全球 69% 还多,更关键的是,92% 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都攥在咱们手里。 这技术可不是随便学得来的,当年徐光宪院士团队搞出来的萃取技术,能把稀土里的 16 种元素提纯到九个九的纯度,西方学了几十年都没赶上,他们炼一吨稀土的成本是咱们的两三倍,根本没法跟咱们竞争。 2010 年的时候咱们就试过一次,把稀土出口配额降了 40%,结果氧化镨钕价格直接从 3 万多一吨飙到 70 万,日本因为 90% 依赖咱们的稀土,电子厂、汽车厂直接瘫痪,这就是稀土的威力。 之前西方卡咱们脖子的事,大伙肯定还记得。美国带头不让 ASML 卖 EUV 光刻机给咱们,华为那么大的企业,就因为缺先进芯片,手机业务都受了大影响。 荷兰更是跟着凑热闹,2025 年干脆要求 ASML 对中国出口全得申请许可证,等于把大门焊死了。可他们忘了,自己的饭碗也端在咱们手里。 ASML 自己都承认,2024 年中国市场占了他们销售额的 47%,足足 27.9 亿欧元,可因为他们跟着美国搞限制,2025 年这份额预计要跌到 20%,业绩增长直接没了指望。 现在咱们稀土管控一升级,ASML 的首席财务官都急了,嘴上说有库存撑着,可心里比谁都清楚,长期断供稀土,他们的光刻机根本造不出来。 这次的新规跟 2010 年比,更精准也更有策略,不是一刀切的禁运,而是精准打击高端制造的要害。咱们用 "国家安全" 当依据,符合国际惯例,西方想挑理都没地方挑。 这就好比之前他们用 "小院高墙" 卡咱们,现在咱们用稀土这把钥匙,打开了主动权的大门。 而且咱们不只是靠资源,更靠技术,赣州那边的稀土矿回收率能到 98.7%,还能把新材料的研发周期压缩八成,这些技术代差,西方短期内根本追不上。 说句实在的,这新规一出,才算真正让西方明白,全球化不是他们单方面说了算的。他们总想把技术当武器,把供应链当筹码,可忘了自己的产业链早就跟咱们深度绑在一起了。 ASML 的光刻机再先进,没有咱们的稀土就是一堆废铁;西方的高端芯片再金贵,缺了咱们的材料根本造不出来。 之前他们多横啊,说不给设备就不给,说限制出口就限制,现在轮到咱们说话算话了,要用地就得按咱们的规矩来,就得把用途说清楚,这才叫真正的主动权。 往后看,这招肯定能见效。参考 2024 年锑出口管制后价格涨了 59% 的例子,这次被管控的氧化镝、氧化铽价格说不定得翻倍,咱们的稀土企业利润肯定得涨,而西方的军工、新能源车产业就得承压。 更重要的是,这能逼着咱们自己的高端制造更快发展,北方稀土都开始跟华为合作搞永磁电机了,咱们把资源优势变成技术优势,往后西方更没机会卡咱们脖子了。 之前他们总觉得咱们好欺负,拿芯片光刻机拿捏咱们,现在该让他们尝尝被掐住要害的滋味了。咱们手里的稀土就是硬家伙,就是话语权,这一回,轮到咱们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