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韩国爆发反美示威,民众冲击美韩首脑峰会会场,与警方激烈冲突   据韩联社报

史鉴奇谈 2025-10-31 16:07:18

突发!韩国爆发反美示威,民众冲击美韩首脑峰会会场,与警方激烈冲突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9日下午,特朗普和李在明在韩国庆州举行美韩首脑峰会之际,会场外发生了相当惊险的一幕——一批反特朗普的示威者冲破了警方设置的警戒线,试图冲击峰会会场。   韩国民众对美国的愤怒情绪并非一时兴起。今年7月底,韩美达成的贸易协议框架中涉及3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安排,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韩国社会普遍担忧这项协议可能损害本国经济利益。   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雇用和培训美国工人”的公开表态,进一步加剧了韩国民众的不满。这种被许多韩国人视为单方面施压的要求,触动了他们敏感的民族自尊心。   韩国国内的社会团体对特朗普访韩表达了明确反对。蔚山地区的工会组织、政党及公民社会团体在10月14日召开记者会,强烈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韩。这些团体表示将通过发起大规模联署请愿与街头抗议等方式,要求政府立即撤回对美投资计划。   极右翼团体在首尔市区举行的反华集会,也被部分分析人士视为社会对立情绪的一个缩影。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这次大规模抗议活动的社会背景。   这不是韩国社会第一次因外交政策引发大规模抗议。2008年8月5日,当美国总统布什访问韩国时,首尔同样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当时“疯牛病国民对策会议”组织了100多个市民团体和1万多名市民参加烛光集会。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时韩美牛肉协定引发的争议,与今天韩美贸易谈判中的矛盾如出一辙。韩国社会对美国单方面施压的反感从未消失,只是随着不同议题而周期性爆发。   此次APEC峰会前夕,韩国政府试图通过严格的安保措施来预防意外情况。韩国警方14日表示,届时主要会场及周边设施进入最高级别安保状态。警方计划每日投入最多1.85万名警力,海警还计划对普门旅游园区湖泊进行安全检测和水域管控。   但这些准备未能完全阻止抗议活动的发生。10月初以来,韩国公共服务与运输工人工会和国家机场工人工会就因工作环境问题举行了全国机场罢工,这已经为后来的抗议活动埋下了伏笔。   韩国社会对美韩关系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层面的现实考量。2025年9月,美国执法部门突击搜查了韩国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在佐治亚州的电池合资厂,拘押了300多名韩国公民。这一事件被韩国媒体称为“背后捅刀”。   《韩民族日报》指出,该事件发生在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后仅一个多月,动摇了对同盟信任的根基。这种被背叛感在韩国舆论中持续发酵。   韩国企业界也开始重新评估对美投资计划。韩媒报道称,多家公司已要求赴美出差员工原地待命或暂停行程,并启动投资计划与用工安排的重新评估。   美国劳动力市场缺乏熟练技术人员,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电池等领域,韩企需要在短期内调配具备特定工艺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与前期调试,这是产业落地不可回避的现实。但美方在签证制度与执法尺度上的严格限制,使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韩国国内政治力量对美韩关系也存在明显分歧。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曾呼吁,应尽快限制政党横幅中出现虚假事实与仇恨言论,以防社会对立进一步加剧。   韩国国民力量党则宣布将以本党名义推动制定法案,旨在限制中国公民在韩地方选举、医疗保险福利及购房便利的相关权益。这种政治分化同样体现在对美政策上。   总统李在明上任后表示将重振经济、努力结束对立重启南北对话合作,推行“实用外交”。面对国内的反美情绪,李在明政府需要在维持韩美同盟与回应民意之间找到平衡点。   此次APEC峰会期间,特朗普的行程安排也引发了关注。根据白宫23日公布的日程,特朗普将于29日早上前往釜山,与李在明会谈后,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午餐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但他将缺席于31日开幕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认为,美国领导人想采取强势的手段解决美国国内的一些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且引发了民众的不安。面对“不要国王”抗议活动,他采取了冷嘲热讽及坚决反对、不让步的姿态。   这种国际性的抗议浪潮表明,美国政策的外溢效应正在引发广泛反弹。在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此次APEC峰会被视为各方重启对话、缓解经贸摩擦的一个重要契机。但会场外的冲突表明,达成共识并非易事。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