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去生殖器的司马迁,趴在狱中草席上写《史记》时,心里想的不是恨,是“人活一辈子,要死得比泰山沉,不能像根羽毛飘没了”。这股狠劲,撑着他把三千年历史刻进了竹简里。 当年李陵打匈奴兵败投降,满朝官员都骂他叛徒,只有司马迁站出来说:“李陵以五千人拼十万敌,虽败犹荣,未必是真心降。”这话戳了汉武帝的肺管子,直接把他扔进大牢,判了宫刑——这在古代是比死还难堪的刑罚,文人的脊梁骨都被打断了。 受刑后,司马迁好几次想一死了之。可夜里摸着空荡荡的书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咱家世代修史,你得把这活儿接下去”,他又把眼泪咽了回去。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死也得把《史记》写完,不然死了也白死。 于是他拖着残躯,在油灯下一笔笔写。写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写李广难封的憋屈,写陈胜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豁出去……那些藏在历史褶皱里的爱恨、骨气、不甘,全被他挖了出来。整整十四年,他把耻辱当成墨,把痛苦磨成笔,硬是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现在我们翻开《史记》,字里行间全是他的血和泪。别人写书是为了扬名,他写书是为了“活”——用文字活出比健全人更挺拔的样子。后来人说他是“史圣”,可我觉得,他最厉害的不是写了多少历史,是告诉我们:人就算被踩进泥里,只要心里有股不灭的火,照样能烧出一片天。 这种把“碎掉的自己”拼起来接着干的劲儿,你说是不是比任何光环都耀眼?司马迁 司马迁籍贯 司马迁族谱 司马迁后裔 史记评论 汉民族史记 司马迁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