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两万,却过年不在家。”这事儿,你怎么看? 刷到这个故事,有点扎心,说的是一位顾客跟儿子吵架后,气哄哄跑来上班,本打算辞职回家照顾怀孕的儿媳妇,现在不打算回去了,说“没意思”。事儿一听就复杂,来看看咋回事儿。 顾客的儿子和儿媳都是老师,俩人月收入两万,顾客却觉得他们“太高调”。但这事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家人沟通的关键出了问题。 故事里,矛盾的导火索是儿媳妇要去月子中心,费用3.2万,全在县城的儿子坚持去市里,还希望顾客夫妻帮忙出钱。顾客想找亲戚请月嫂,还能学点带娃技巧,儿子没同意,还明确表示“别跟我媳妇商量”。到顾客干脆说了句:“我们不会出钱,等过年再给1万”。这么一说,火药味就更浓了。 其实问题不是月子中心花钱值不值,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尊重和商量的空间。比如故事里还有个细节提到,儿子结婚新房卖了,也没跟父母商量;过年去了岳母家,也不打招呼。这些行为感觉像是“不把父母放重要位置”,让顾客心里窝火又感到抽离。 家人之间关系的维系,就是互相理解和尊重。给钱也好,建议也罢,重要的是有交流、有商量。而不是靠谁强势,谁占上风来决定。 你说,面对这样“不爱商量”的家人,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评论区等你分享你的看法,听听你的故事

 
									 
									 
									![一天下线3台自行火炮!这速度,啧啧没见识就是没见识[doge]图源见水印](http://image.uczzd.cn/9371306539655800564.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