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1年,单雄信被李世民捉获,将其送上了刑场,在刑场上,曾经的瓦岗寨兄弟们皆

趣史小研究 2025-10-30 21:49:08

公元621年,单雄信被李世民捉获,将其送上了刑场,在刑场上,曾经的瓦岗寨兄弟们皆来为其送行,而单雄信却看都不看他们一眼,但听到程咬金的一句话,单雄信低下头,喝光了程咬金递上来的断头酒。 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单雄信为什么非死不可?李世民连王世充都能饶,为什么非要杀这个“飞将”? 首先,单雄信差一点就杀了李世民。 这是《旧唐书》里白纸黑字记着的。洛阳之战,单雄信作为王世充的骑兵猛将,勇冠三军。有一次,他带队冲锋,直奔李世民的中军大帐。李世民的坐骑都被打倒了。单雄信挺着马槊就刺了过来。 千钧一发,李世民身边的徐茂公突然大喊:“这是秦王!” 单雄信一愣,看了看是老熟人徐茂公,居然真的就放慢了攻势,李世民这才被尉迟敬德救走。 李世民是什么人?他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这个人,他能杀我,也敢杀我。” 这种人,李世民怎么可能留?尉迟敬德也曾是敌人,但尉迟敬德是被打服了、真心归降。单雄信呢?他是到最后一刻还在拼命的“死敌”。 其次,瓦岗的“原罪”。 单雄信和秦琼、程咬金他们的“分家”,不是从投降李唐开始的。而是从瓦岗的“创始人”翟让被杀开始的。 单雄信最早是跟翟让混的,两人关系极铁。后来李密来了,徐茂公这些人“劝说”翟让把老大的位置让给李密。再后来,李密摆了场“鸿门宴”,杀了翟让。 当时,单雄信也被牵连,他是给李密磕头求饶,才保住一命的。 这对一个江湖好汉来说,是奇耻大辱。而徐茂公、秦琼这些人,在那次事变中,都安然无恙,甚至成了李密的心腹。 这个梁子,早就结下了。 所以,后来瓦岗被王世充打垮,秦琼、程咬金、徐茂公投了李唐。单雄信呢?他宁可去投王世充,也不跟这帮“老兄弟”走。 为啥?他信不过这帮人。 在他眼里,这帮人为了前途,能卖了翟让,就能卖了他单雄信。 还有个传说,说李渊早年射杀了单雄信的哥哥。这更是私仇。不过这事儿正史没记,多半是小说的演绎,但这也说明,单雄信和李唐,就是“八字不合”。 咱们回到刑场。 李世民要杀他,理由充分。徐茂公用自己的官爵去换,李世民都不答应。这说明,杀单雄信,是李世民的“死命令”。 秦琼、徐茂公这些人,心里有愧。他们来送行,一半是情义,一半也是“解脱”。 单雄信看透了。 徐茂公“割肉”,在单雄信看来,太假了。你徐茂公现在是李唐的英国公,你是在“演戏”,演给李世民看你“仁至义尽”,演给天下人看你“不忘旧情”。 这都是政治。单雄信最恨的就是这个。 但程咬金不一样。老程这个人,在隋唐故事里,总是“福将”,他看起来粗枝大叶,实际上最懂“人情世故”。 他不说“兄弟情义”,因为情义早没了。 他不说“来生再见”,因为这辈子都掰了。 他只说:“你老婆孩子,我养。” 这句话,瞬间把单雄信从一个“政治符号”拉回成了一个“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单雄信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命,但他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血脉。 徐茂公的“我养”,是政治承诺。程咬金的“我养”,是生活担保。单雄信信不过徐茂公,但他信得过程咬金。 所以,他低头了。喝了这碗酒,意味着他接受了这份“最后的兄弟情”,也等于把自己的“软肋”交给了这帮曾经的兄弟。 徐茂公在给李世民求情时,说了句很有分量的话:“如果杀了单雄信,恐怕后患无穷。” 他不是在诅咒,他是在分析。 果然,李世民杀了单雄信,确实惹出了天大的麻烦。 单雄信死后,他曾经的战友,河北的刘黑闼,彻底“炸毛”了。刘黑闼本来也想投降,但他一看:“我靠,单雄信这么猛的人,说杀就杀了,我这要是降了,还有好下场?” 于是,刘黑闼反了。 这场叛乱,打得李唐焦头烂额。李世民自己都差点栽了。而大家熟悉的“冷面寒枪俏罗成”,就是在平定刘黑闼的洺水之战中,战死的。 李世民为了杀一个单雄信,激反了一个刘黑闼,赔上了一个罗士信,这笔账,亏大了。 更神的还在后面。 徐茂公倒是守信,确实收养了单雄信的儿子单天长。但据说,单天长长大后,还是要找李世民报仇,最后还是被杀了。 这仇,就算结死了。 时间快进250多年,到了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大军杀入长安。 在黄巢的部队里,有四员猛将,所向披靡,号称“黄军四杰”。他们叫:单兴、单旺、单茂、单盛。 他们,是单雄信的第十一世孙。 徐茂公当年的那句“后患无穷”,一语成谶。大唐,最终还是被单雄信的后人,踏破了长安城。 说到底,单雄信是个纯粹的“江湖人”,他讲的是快意恩仇,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他活在了一个“政治场”里,他身边的兄弟,一个个都从“江湖人”转型成了“政治家”。 只有他,没转过去。 他看不起徐茂公的“精明”,看不起秦琼的“隐忍”。但他最后,却被程咬金的“实在”所打动。 他不是死于李世民的刀,他是死于自己的“不合时宜”。

0 阅读:91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