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生 中国正式宣布了! 10月29日,中粮集团宣布采购18万吨美国大豆,装船时间定于12月和明年1月。 该批大豆是几个月来第一次从美国采购,有人说这是对美国的示好,也有人说这是美国释放的善意,但笔者认为这都是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其实不难看出这是一笔理性而非感性交易。 说起中粮集团采购美国大豆的事儿,我们不得不先说说这几个月美国大豆的境遇。 早在5月份,东方大国就停止了从美国采购大豆,美国的大豆丰收季节来临之际,谁来买单成了美国人最大的心病。 美国今年的大豆丰收在于雨水充足,但丰收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卖出去。 美国的大豆主要用作饲料,最大的买家是东方大国,而今年美国的大豆丰收在于雨水充足,但丰收也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卖出去。 自5月份以来,东方大国就没从美国采购过大豆,到了9月份更是出现“零到港”的情况。 虽然这18万吨美国大豆在全部进口量中并不算多,但市场反应却很强烈,甚至一度拉涨了国内 soybean futures 期货。 这18万吨之所以反应强烈,主要是一个信号,似乎表明两国的贸易关系又可以恢复正常了。 说白了,这18万吨大豆对于中美两国来说,都不算什么。但这18万吨背后却蕴含着两国的利益考量。 美国的大豆今年丰收在于雨水充足,但丰收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卖出去。 失去了东方大国这个最大买家,美国的大豆卖给谁成了最大的问题。 这也是美国今年主动向东方大国释放善意、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东方大国来说,大豆至关重要,国内需求量巨大,依赖进口,采购来自不同国家的大豆,以此保证进口结构的均衡。 当下,来自南美的大豆采购量很大,适量从美国采购一些大豆,有助于进口结构的均衡。 此外,此次中粮集团采购的大豆订单,与中美经贸磋商第15轮会议在华盛顿举行有直接关系。 两国在磋商过程中一定交换过意见、表达过立场、提出过要求,而这份订单正好体现了双方各自的利益考量。 中粮集团此番采购的大豆能否顺利装船,还得看后续运输、关税等问题如何解决,但不管怎么说,这18万吨大豆背后的故事值得关注。 我觉得这18万吨大豆的事儿特实在,哪儿有那么多“示好”的虚头巴脑。 中粮买它,不就是咱国内缺大豆,刚好美国丰收了想卖,纯纯的生意逻辑嘛,硬往意识形态上扯真没必要。 而且这事儿也挺提醒人的,不管是美国大豆依赖咱中国买家,还是咱之前多靠南美大豆,单盯着一个都容易出问题,多点采购渠道才稳。 另外,别看量不大,市场反应那么大,不就是因为中美经贸一有动静大家就关注嘛。 其实俩大国好好做买卖、解决实际问题,比啥都强,互相折腾没啥好处。 各位读者看完有什么感想?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