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用英语卖货赚10万:这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 10月24日,广州一家文具店内,一名12岁女孩用流利英语与外商交流推销荧光笔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女孩妈妈马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不懂英语,女儿从去年8月开始陆续帮她卖货,目前已卖了10多万元,把之前报班学英语的学费都赚回来了。 视频里的女孩扎着双马尾,面对金发碧眼的外商毫无怯色:“These highlighters are eye-friendly with large ink capacity, and we offer a 15% discount for orders over 100 boxes.” 一边说还一边拿起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演示,连“欧盟安全标准”这类专业表述都脱口而出,末了还能用潮汕方言转头跟妈妈核对库存,双语无缝切换的模样让网友直呼“太惊艳”。 谁能想到,这颗“商业小新星”的英语启蒙,全靠妈妈的“笨办法”。马女士做文具外贸多年,深知语言是生意的敲门砖,却因自己不懂英语屡屡碰壁。从女儿小学一年级起,她就坚持在家放英文儿歌,聊生意时故意用简单英文“求助”:“How to say ‘库存不足’ in English?” 把课本里的单词变成了生活里的工具,反倒让孩子记牢了海量商业术语。这种把生活变成课堂的教育方式,恰恰戳中了无数家长的痛点——我们总逼孩子背单词考高分,却忘了学习本就该为解决问题服务。 去年8月的一次意外,彻底让女孩的英语能力“变现”。当时一位外商突然到店,马女士正忙着接待老客户,急得手足无措。女儿见状主动上前搭话,从产品材质聊到物流时效,还灵活砍价留住订单,那笔3.5万元的生意让她瞬间找回自信,之后便成了店里的“王牌销售”。如今经她促成的订单遍布17个国家,连定制款荧光笔都靠她独创的“颜色情绪营销法”卖到月销2万支,复购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事儿在网上炸锅后,评论区里一半是羡慕,一半是反思。有人说“潮汕人做生意的基因太强大”,更多人却在感慨:“这才是学以致用!比起考满分,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值钱”。反观那些把婚礼变成带货现场的浮躁流量玩法,女孩用知识帮家里拓业的样子,才是最动人的成长风景 。 马女士那句“学费赚回来了”,其实藏着最朴素的教育真理:父母的学历从不是孩子的天花板,用对方法点燃内驱力,把信任和舞台交给孩子,知识自会生长成他们的底气。毕竟比起试卷上的分数,能笑着把学到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价值,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模样。你家孩子有过这样“学以致用”的瞬间吗?评论区聊聊~卖货小孩 英文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