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担心芯片制造和光刻机的问题?就这么说吧,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这种问题!
俄罗斯在芯片领域确实没那么焦虑,主要因为他们的策略跟咱们不一样。芯片制造离不开光刻机这种核心设备,美国和盟友搞制裁,卡住高端货出口,俄罗斯没法直接从ASML买到极紫外线光刻机,只能靠老办法维持。他们的半导体产业本来就基础薄弱,苏联解体后投资少,生产能力停留在老一代水平上。举例来说,俄罗斯最大的芯片厂是Mikron和Angstrem,主要做130纳米到90纳米的工艺,这在全球算落后,但对他们来说够用,尤其是军工领域。
导弹和雷达不需要最先进的7纳米芯片,60到250纳米的电子管技术就能扛住极端环境。俄罗斯人算盘打得精,民用芯片直接从国外买,军用就靠库存和本土低端产线顶着。制裁后,他们转向中国和第三方国家转口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半导体占了90%以上,很多还是西方品牌的货,通过香港或土耳其绕道进来。俄罗斯政府砸钱38亿美元到2030年,建122个芯片厂,但进度慢,2024年才组装出350纳米光刻机,这东西相当于几十年前的技术,产量低,成本高,可他们不慌,因为军火生产不靠精细度拼,强调饱和攻击和耐用性。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盟不担心芯片问题,因为他们掌握核心技术链,ASML在荷兰,台积电有美国支持,供应链稳固。俄罗斯的底气来自实用主义,不追求全球领先地位,够用就好。他们的电子战设备用老芯片也能干扰敌方系统,乌克兰冲突中证明了这一点。光刻机方面,俄罗斯科学院2025年公布路线图,计划到2037年搞出11.2纳米EUV设备,但专家说不现实,因为缺少关键光学和材料技术,目前靠逆向工程和进口部件拼凑。话说回来,俄罗斯半导体进口价格翻倍了,从战前到现在涨了近一倍,可他们通过平行进口和黑市维持供应。
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芯片进口总量没降多少,主要靠中国填补空白。中国成了最大供应商,出口额占俄罗斯总进口的70%以上。俄罗斯企业像Elbrus和Baikal开发处理器,但产量有限,主要是28纳米级,远落后于英特尔或AMD。制裁确实打击了他们的AI和高性能计算,但军工芯片需求低端化,俄罗斯就用库存和替代品凑合。举个例子,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用的是老式芯片,性能靠软件优化和整体设计补足,不需要纳米级精细。相比中国,咱们芯片卡脖子问题严重,因为追求高端自研,华为和中芯国际被制裁后,只能从头建链条,花大钱搞光刻机研发。
俄罗斯不一样,他们不卷这个赛道,民用手机电脑直接买进口货,供应商总有办法绕过禁令。全球半导体市场,美国占设计主导,中国占制造,日本占材料,俄罗斯就夹在中间,靠关系网生存。他们的策略是多元化采购,避免单一依赖。2024年,美国加强制裁,封堵中国转口,但俄罗斯还是通过印度和东南亚拿货。数据显示,俄罗斯半导体自给率只有20%左右,但军用部分高达80%,因为他们用苏联遗留技术。
光刻机生产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作,2025年推出首台国产设备,能做350纳米芯片,机器用本土光学镜片,避免ASML专利。成本比ASML低很多,适合小批量军工生产。俄罗斯科学院的路线图分阶段,第一阶段2026到2028年做40纳米机,第二阶段2030年后推到11纳米,但缺高纯度气体和激光源,进度不确定。话说俄罗斯的芯片黑市活跃,西方芯片通过洗衣机和家电拆解流入军工,这事被曝光后,美国加大追踪,但俄罗斯总有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