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说在自己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

霁雾阙任 2025-10-30 00:13:28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说在自己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那在台积电的这么多股票就不能拿了!可是张汝京却说,不要就不要!他说是家国情怀使他放弃一切回来报效祖国!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那句“不要就不要”,到现在听起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那会儿,他刚决定离开台积电,董事长直接摊牌:“你敢去大陆,手里的股票全没了。”     这股票不是小数目,足够他后半辈子舒舒服服过日子。     但张汝京没犹豫一句,转身就带着团队去了上海浦东,用半辈子时间为中国半导体播下希望的种子。     他的决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几十年的家国情怀积累。     张汝京生在南京,一岁多随父母去了台湾。     父亲常问他:“什么时候回大陆建工厂?”这句话像种子一样扎进了心里。     他的能力也是靠实打实的经历练出来的:台湾大学毕业后留洋读博,进了美国德州仪器,跟着集成电路发明者杰克·基尔比干了二十年,在全球建了十多家芯片厂,从工程师做到能主持整个厂建设,圈里人都叫他“建厂大师”。     后来他回台湾创办世大半导体,三年就做到台湾第三大,连台积电都得刮目相看。     可世大刚做起来,就被台积电以50亿美元收购,他回大陆建厂的计划一度被搁置。     台积电董事长再度摊牌:“要去大陆,股票别想拿。”     面对财富诱惑,张汝京只回了一句:“不要就不要。”心里装着父亲的期望,也装着大陆半导体落后的现实。     2000年,52岁的张汝京带着老部下闯上海。     那会儿大陆半导体落后得厉害,像样的晶圆厂几乎没有,芯片进口额年年超2000亿美元,比石油还多。     钱少?他跑遍全球拉来了16家投资商,凑齐十几亿美元。     设备缺?他淘二手设备改造。     人才少?台湾能做14纳米掩膜版的老师傅,他一句一句劝过来。     别人建厂要三五年,他带队一年多就在上海建起三座八英寸晶圆厂,两年后又在北京建了十二英寸厂。     树大招风,台积电看到大陆芯片厂崛起,2003年直接告他侵犯专利,要索赔10亿美元,那会儿中芯一年收入才3.6亿美元,差点被掐死。     后来金融危机打击订单,股东还争控制权,61岁的张汝京最终离开了中芯。     但他从没停下脚步。     66岁创办新昇半导体,专攻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的芯片大硅片,三年就填补空白。     70岁又去青岛搞芯恩公司,搞国内没有的CIDM模式,2021年就实现8英寸芯片量产,良率超过90%。     有人问他图啥,他说得实在:“我生下来就是中国人,希望看到国家强盛,回国不需要理由。”     如今中芯国际已经站稳脚跟,但谁能忘记当年那个放弃数亿股票的老者?     股票能换财富,却换不来中国芯的突破,能让他安享晚年,却圆不了父辈的心愿。     张汝京用一辈子证明,真正的家国情怀不是口号,而是那句“不要就不要”的决绝,是花甲之年还在厂房里奔波的身影,是明知困难仍硬着头皮啃硬骨头的坚持。     中国芯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有张汝京这样的人。     他们放弃安逸,把国家需要扛在肩上。那句轻描淡写的“不要就不要”,藏着最沉甸甸的担当。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天下网商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