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中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里头的位置稳,美国的制药企业尤其是那些做仿制药的,九成以上处方药都得靠中国提供的原料。这些原料叫关键起始材料和活性药物成分,简单说就是药的“核心零件”。 根据美国药典委员会的报告,近700种在美国获批的原料药,至少有一种关键起始材料完全依赖中国供应。这占比高达41%,印度才16%。 比如阿莫西林这种常见抗生素,虽然成品厂散布在印度、约旦、加拿大,但两种核心原料全是中国产的。要是中国出口一收紧,这些厂子直接傻眼,生产线停摆。 这依赖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过去二十年,中国靠着化工产业基础强、成本低、集群效应大,慢慢把市场份额抢过来。现在全球原料药生产,中国是头号大国,印度七成原料也从中国进口。 美国的制药巨头如辉瑞、强生,低成本仿制药利润薄,本土生产成本得翻几倍。低收入人群和没医保的美国人,全指望这些便宜药活着。要是药价飞涨,通胀跟着来,消费降级,社会不满肯定爆棚。 生物技术上,中国不光是原料大户,在生物科技领域也发力迅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2030年可能占全球45%,包括生物制药。 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把生物技术列为重点,目标是高端药物开发和出口。像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这些前沿东西,中国出口管制已经在考虑中。 美国的生物制药企业,很多创新药的原料或中间体也依赖中国供应链。要是中国限制出口,癌症药、艾滋病药、心脏病药这些高科技产品供应中断,那可不是小事。 美国的生物科技产业,本来就靠全球分工,中国控制着大部分关键矿产精炼和化工基础,没有这些,高端产业成空中楼阁。 国际贸易基金会报告强调,中国政策对全球生物制药创新的影响巨大,美国要是不调整,竞争力会受挫。 化工产品是所有制药和生物技术的“粮食”。中国在维生素、抗生素原料上垄断力强,美国进口的维生素B6、B12、C、E,七成以上来自中国。 大西洋理事会的经济图表显示,美国对中国制药依赖在增加,双边贸易从0.6%涨到近3%。中国出口商会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国,4300多家制造商中九成做仿制药。 美国本土工厂关了61%,转而靠海外合同制造商。像河南利华制药厂,曾被FDA检查出违规,产品释放表单提前盖章,加速仓储但安全隐患大。 卡梅隆·约翰逊是上海供应链咨询公司的资深合伙人,在报道中他直言中国还没在制药、生物技术和化工上动手,但要是明天出手,美国经济直接瘫痪。 约翰逊分析中国出口商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转向离岸生产。他在亚洲商业播客里聊过,美国关税让中国企业调整供应链,但中国在关键领域握有王牌。 想靠霸权脱钩,最终只会反噬自己。美国想摆脱,得脚踏实地建厂,不是光威胁就有用。中国把握粮食供应权,约翰逊点醒美国经济的脆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