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乌克兰需要40亿立方米天然气才能过冬。这是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老板科列茨基28日在基辅说的。他还透露,俄军当天又袭击了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设施。这已经是10月以来第七次了。 4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拿乌克兰普通家庭来说,一个三口之家整个冬天取暖加日常用气大概要200立方米,这40亿立方米,要供2000万个家庭用一整个冬天。可现在乌克兰境内还有多少完整的输气管道、多少没被炸毁的储气站?没人能给出准确数字。 俄军对天然气设施的袭击就像精准的“拆台”。10月才过去28天,就炸了7次波尔塔瓦州的设施,这地方可是乌克兰中部重要的天然气枢纽。炸一次,修复要花数周,刚修好又被炸,等于直接掐断乌克兰储 gas 的“喉咙”。 有人可能会说,乌克兰不能找欧盟借吗?去年冬天欧盟确实帮过,可今年情况不一样了。欧盟自己的天然气储备量比去年同期少了12%,不少国家还在限制工业用气,怎么可能再拿出大量天然气支援乌克兰? 科列茨基在发布会上的表情藏不住焦虑,他说“每一次袭击都在把乌克兰民众推向寒冬”。这话不是夸张,现在乌克兰部分地区夜间温度已经跌到零度以下,要是11月还凑不齐天然气,很多老百姓可能要靠烧木柴过冬。 更让人揪心的是基础设施的脆弱。乌克兰全国70%的天然气输送管道是苏联时期建的,本来就老化严重,经不住这么多次轰炸。前几天哈尔科夫州有段管道被炸后,当地20多个村子直接停气,村民只能抱着热水袋睡觉。 国际能源机构上个月就预警过,乌克兰今年冬天天然气缺口可能比去年还大。去年好歹还有战前储备,今年打了快两年,储备早空了,生产设施又被破坏,想靠自己产 gas 根本不现实。 有人问,为什么不优先保障居民用气?道理谁都懂,可管道被炸、储气站受损,就算有气也运不出去。基辅市市长上周就说,现在全市每天只能给居民供应计划量的60%,再这么下去,12月可能要实行“分片供气”。 乌克兰老百姓现在最怕的就是听到防空警报,尤其是晚上。警报一响,就担心自家附近的燃气设施被炸,担心冬天没暖气。有位基辅老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怕冷,怕的是孩子们冻得哭,怕的是这个冬天熬不过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