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再晚就要‘跪着’了,”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

虎虎聊娱乐 2025-10-29 20:43:24

“中国现在向美国投降还来得及!再晚就要‘跪着’了,”7年前,中美贸易战正酣,一位名叫马臣的中国专家却语出惊人,公开断言,这已是中国向美国“体面”投降的最后时机。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得飞快,美国那边动作频频,先从口头叫板转到实打实动手。3月22日,美国公布对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紧接着4月3日启动301调查,点名中国知识产权问题。4月16日,中兴通讯就被美国商务部扔进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供货七年,这直接卡住中兴脖子上的供应链。到了7月6日,首轮340亿美元中国商品挨上25%关税,覆盖机械和电子产品。8月23日,又追加160亿美元商品入税,这次瞄准化工和半导体。9月24日,更大规模的2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品加10%关税,还扬言要升到25%。 这些关税名义上纠贸易失衡,骨子里冲着中国产业升级去的。那年中国制造2025计划正起步,高铁跑得欢,5G网络铺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也跟上节奏。美国一看中国这些领域追得紧,就用关税墙堵路,想砸场子。同期,中兴事件闹大,企业供应链乱套,全球芯片供应链上中国份额本就依赖进口,这下暴露短板。华为那边虽到2019年5月16日才正式上实体清单,但2018年底已有风声,供应链压力山大。 马臣这人,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经理,2018年2月就按捺不住,在自媒体上发一篇7000多字博文,标题直戳人心窝子——“现在向美国投降是代价最小的时候”。他反复强调,中国得认清差距,别硬扛,说现在体面退让还能少吃亏,三月下旬贸易战低调处理已过时,现在就该明确投降,别再闹腾。文章层层论证,拿数据压人,警告拖到贸易大战一触即发,就得下跪投降,姿势还得标准,不然挨打更狠。 博文一出,网上炸锅。热搜榜上蹿得老高,评论区几万条,有人气得直骂卖国贼,有人摇头叹这专家脑子进水。媒体跟进转载,经济圈子议论纷纷。胡锡进那阵子在微博上点名,说这种投降论早臭大街,拉出来鞭尸都抬举了。马臣的言论正赶上摩擦高峰,8月中兴禁令落地,企业生产线停摆,全国上下都捏把汗。他的话像火上浇油,动摇些人心,可也激起更多人骨子里的硬气。 说到底,马臣没看清中国底牌。他忽略内需市场那股子韧劲。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同比增长9%,拉动经济增长超七成。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订单一转弯,从美国转向东南亚、中东,2018年对东盟出口涨12.3%,损失补得飞快。老百姓买车买家电,关税降了,汽车从15%降到6%,日用品也便宜,消费热乎劲儿上来了。 再有中国工业体系全覆盖,联合国工业分类41大类、207中类、666小类,中国样样齐全。中兴被卡后,联合中芯国际、京东方这些国内企业,赶紧搭备用链,虽然成本高点,但生产线没趴窝。半导体投资那年猛增35%,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线投产,打破美国先进芯片垄断。政府动作快,工信部拉高校、科研院、企业建集成电路创新联盟,拧成一股绳。 美国科技围堵也不是铁桶一块。台积电给华为代工7纳米芯片,断供就丢近两成营收,高管跟美方磨嘴皮子,求缓冲时间。三星、英特尔也怕丢中国市场,通过第三方渠道悄摸摸合作,不想跟着吃亏。政策上,中国降进口关税,汽车、日用品实惠到手,还高出口退税,机电纺织升到16%,企业扛压有底气。   七年光景,中国没按马臣那套走,自始至终稳住阵脚。2023年8月29日,华为Mate 60 Pro发布,搭载自主麒麟9000S芯片,7纳米工艺,海思团队啃硬骨头,证明中国芯片突破。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5256亿美元,比2018年多30%,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从29%到41%,电动汽车、光伏组件出口全球领跑。 这事儿告诉我们,面对外部风浪,靠投降换不来太平,得靠自力更生、开放合作。中国经济韧性摆那儿,创新活力鼓劲儿,发展主航道越走越宽。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