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70艘核潜艇,依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3到5天拿下台湾没有什么悬念,炸毁中国周边的美军主要基地也不在话下,中国拦截B2、B21、F22这些空中目标也不是大问题,但让中国真正头疼的,其实是美国那支庞大的核潜艇部队,对中国构成了最直接的威胁。 美国这70艘核潜艇分成了三大类,有专门在水下打猎的攻击型核潜艇,像洛杉矶级还有弗吉尼亚级,加起来就有四十多艘,这些是水下的尖刀,专门盯着咱们的军舰和潜艇打,还能偷偷侦察情报。 还有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是从老的俄亥俄级改装来的,肚子里能装154枚战斧巡航导弹,这导弹能打几千公里,核潜艇在深海里一藏,抬头就能炸咱们的港口、机场,火力比一个导弹营还猛。 最吓人的是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俄亥俄级,它们不像攻击型核潜艇那样整天“打猎”,也不是巡航导弹核潜艇主打“精准打击”,这14艘家伙的任务就一个:藏起来,关键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 每艘俄亥俄级能装24枚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这导弹射程能轻松过万,从太平洋中部打过来,咱们沿海城市都在覆盖范围内,更狠的是每枚导弹还能拆成12个分弹头,每个都是W76型核弹头,当量10万吨TNT,相当于6个多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一艘潜艇的火力,就能把半个中型国家的工业城市掀个底朝天,这可不是吓唬人,是实打实的毁灭力。 还有那些攻击型核潜艇,四十多艘洛杉矶级和弗吉尼亚级也不是吃素的。弗吉尼亚级用了泵喷推进器和消音瓦,水下航行的噪音比海里的鲸鱼叫声还小,被动声呐想抓它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几年前美国那艘“康涅狄格”号攻击核潜艇,就是静音性能顶尖的海狼级改进型,在南海偷偷潜航时撞上了海底山脉,撞坏了压载水舱才不得不上浮,这事儿说明啥? 它们早就把咱们周边海域当成了“后花园”,悄摸摸地摸进来侦察,咱们的军舰动向、潜艇声纹都可能被它们偷了去。这些家伙还能搭载特种部队,偷偷摸上岛礁搞渗透,比水面舰艇的侦察手段阴多了。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更是“移动导弹发射架”的典范。 当年美国打利比亚,“佛罗里达”号核潜艇一顿操作,发射93枚战斧导弹把利比亚的防空系统炸成了筛子,命中率高达85%。 这还是十多年前的事,现在这些改装的俄亥俄级装154枚战斧,射程两千多公里,往南海或者西太平洋一藏,咱们的港口、机场、导弹发射车全在它的打击圈里。 气人的是它能混在商船航线里,浮出水面时看着跟普通货轮似的,谁能想到底下藏着一百多枚导弹?比陆地上的导弹营隐蔽多了,等你发现它的时候,导弹可能已经飞过来了。 并且头疼的还是核潜艇的“隐蔽性”,这玩意儿简直是“水下幽灵”的代名词。它们能在水下待三四个月不上浮,全靠核反应堆提供动力,不用像常规潜艇那样频繁换气。 北约之前在挪威海搞反潜演习,调动了英国、挪威的P-8巡逻机,还有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三天内搞了27次扫荡,扔了上百个声呐浮标,结果连俄罗斯一艘亚森级核潜艇的准确位置都没锁定,最后只能看着它溜了。 美军核潜艇的静音技术比俄罗斯的还成熟,咱们的反潜机和驱逐舰想在茫茫大海里找它,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海底环境复杂,洋流、水温变化都会干扰声呐探测,有时候声呐信号被海水折射,明明潜艇就在十公里外,仪器却显示在百公里之外,这种“睁眼瞎”的状态最让人揪心。 反观那些美军基地,不管是日本的横须贺还是韩国的乌山,位置都是固定的,咱们的卫星天天盯着,一旦有事,东风导弹几分钟就能过去“点名”。 B2、F22再先进,起飞就得靠机场,雷达一捕捉到信号,红旗防空系统就能盯上,跑都跑不掉。 可核潜艇不一样,它能在太平洋深处绕着圈子游,今天在菲律宾海,明天可能就到了巴士海峡,你不知道它在哪儿,不知道它带了多少导弹,更不知道它是不是已经瞄准了目标。这种“未知”比看得见的炮弹还吓人。 所以说,不是咱们对付不了基地、战机这些明面上的目标,实在是核潜艇这东西太“赖皮”——数量多、藏得深、火力还狠,偏偏又擅长躲猫猫。 那些基地是“固定靶”,战机是“空中飞鸟”,看得见摸得着,咱们有一百种办法对付它们。 可核潜艇是“水下幽灵”,无声无息地在深海里游弋,你找不到它,就没法提前动手,只能被动防备。这种“看得见的敌人好打,看不见的威胁难防”的局面,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而这种藏在深海里的战略威慑,比明刀明枪的挑衅更磨人,毕竟谁也不敢赌它会不会真的亮出獠牙,这才是美军核潜艇最要命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