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怎么能同时在两个市场实现“名利双收”?最近中国一家车企给出了一个教科书级的答案。
他们在欧洲把一款新车卖到二十多万人民币,让最挑剔的欧洲媒体都说好,这是“名”。同时,这款车在国内却只卖不到十万,品价比极高,这是“利”。
这种看似矛盾的定价策略,背后是一套精密的商业逻辑。
首先,技术上必须有绝对的成本控制能力,这得益于他们坚持自研核心技术。其次,聪明地利用“外力”,和欧洲汽车巨头合作,迅速打开局面,解决了出海最难的渠道和信任问题。最后,产品本身是按“世界车”的标准打造的,仅电池系统就建立了覆盖195个主要城市的气象数据库,确保在全天候环境下的安全与可靠,能满足海内外多样化用车场景需求。
这个案例的主角就是零跑,备受海内外媒体好评是旗下车型零跑B10,它在海外能赚品牌的溢价,在国内能靠好而不贵抢市场。这一招“内外有别”,把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全球化的商业智慧结合得淋漓尽致。30国媒体盛赞中国电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