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特朗普刚刚表态 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称:美联储主席鲍

吹海风 2025-10-29 02:09:45

快报!快报! 特朗普刚刚表态 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无能”,还表示其任期明年5月结束后会换新人,这番言论迅速成为热议焦点。 事实上,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要到2026年5月才正式结束,特朗普的表述与实际任期并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他第一次针对鲍威尔,此前就多次公开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甚至明确要求过鲍威尔辞职。 矛盾的核心其实是货币政策的分歧。特朗普一直希望通过大幅降息刺激经济,而鲍威尔始终坚守美联储职责,要兼顾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使命”,并没有顺着他的诉求调整政策。 说到底,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美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按制度设计,它不依赖政府拨款,主席任期还与总统任期错开,本质就是为了避免经济政策受政治直接干预。特朗普这番公开施压,明显触碰了这一长期形成的原则。 分析人士指出,总统直接炮轰美联储主席并直言要换人,在美国近代史上并不常见。这种做法很可能让投资者质疑美联储“不受政治干扰”的属性,进而影响市场对美元的信用预期。 国际社会也在紧盯这事的进展。毕竟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一动,全球金融市场、跨境资金流动都会受波及。大家都在猜测,要是真换了新人,新主席会否跟着特朗普的节奏调整降息策略。 回望历史,美国并非没有总统与美联储博弈的情况,但像特朗普这样直白批评、公开要求换人的态度,确实显得格外激进。这背后,本质是美国政治诉求与经济规律之间的直接碰撞。 对普通美国人来说,降息看似是好事,房贷、车贷等借贷利息可能降低,但风险也藏在其中。当前美国核心PCE通胀仍在3%左右,高于2%的目标水平,盲目降息很可能让物价再次上涨,最终得不偿失。 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最怕的就是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资金向来厌恶风险,要是美国货币政策受政治干扰变得摇摆不定,很可能引发大规模资金重新配置,进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现在距离2026年5月还有不短的时间,鲍威尔会不会提前主动离开?特朗普能否如愿换上支持大幅降息的新人?这些疑问目前都没有明确答案。 但这件事已经抛出了关键问题:当政治利益和经济规律发生冲突,该如何平衡两者关系?这不仅是美国当下要面对的难题,也给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了醒。 经济政策从来不是政治博弈的工具,违背市场规律的操作终究要付出代价。大家觉得特朗普的想法能顺利实现吗?美国后续的货币政策又会朝着什么方向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吹海风

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